2025上海排名前三的護理專業學校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上海中醫藥大學。
一、2025上海排名前三的護理專業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護理專業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 | 徐匯區梅隴路21號 |
2 |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浦東新區周祝公路279號 |
3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 |
注:以上護理專業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上海排名前三的護理專業學校簡介
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衛生學校)創建于1957年,有五十余年的 辦學歷程,為社會培養了大量衛生職業技術人才。學校堅持“素質為先、技能為本、醫技為主、全面發展” 的培養宗旨,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
學校聚焦國際先進標桿,引入國際行業標準,與美國、英國 、日本、法國、芬蘭、澳大利亞、挪威、荷蘭、新西蘭等國的院校開展護理教育教學合作項目,形成了國際化合作辦學特色。多年來,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凸現辦學特色與品牌效應,成為上海一流、國內知名的衛生相關類中等職業教育的示范學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設總校(新校區)、嘉定校區、臨床一分部(瑞金醫院內)、臨床二分部 (市九院醫院內)、臨床三分部(新華醫院內)等校區,設有浦東新區、金山、南匯、寶山等四個分校。 2006年9月學校新校區正式啟用,坐落于南匯周浦地區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周祝公路279號),占地面積384畝 ,可容納4000余名學生。
學校目前專職教師中具有中、高級職稱占84%,擁有教學經驗和臨床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達40%。學校目 前擁有數十名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常駐外籍教師。建立了一批權威的專業發展指 導專家和一支高素質的實習、實訓帶教隊伍,分布在醫療設施齊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各附屬醫院、其他 三級甲等醫院及相關行業內。
2、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努力實踐“秉學厚德,擎術濟生”的校訓,對接國家、上海衛生事業發展,建設具有上海品牌、國內示范、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衛生類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高素質、技能型的醫藥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探索“工學結合”的相關醫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扎實推進“校企(院)合作、產學一體化”的辦學模式和發展道路。學校聚焦國際先進標桿,引入國際行業標準,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形成了國際化合作辦學特色。 2006年,學校整體搬遷至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新校區建設完成。
同年,在上海市教委、交大醫學院的關心指導下,全校師生共同奮斗,學校成功躋身本市惟一首批重點建設的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行列。經過十年勵精圖治的艱苦努力,特別是三年“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過程,學校的辦學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逐漸形成了工學結合、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國家級和市級教學團隊與教學名師的示范效應、環境與設施一流的實驗實訓中心、綜合能力較強、職業素養較高的學生、良好的社會聲譽與就業環境、成果顯著的國際化辦學特色等一系列優勢條件。2009年,學校取得了示范校項目驗收和新一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評估的“雙豐收”,得到專家、領導的一致好評。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大大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實力,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全校上下以此為動力,繼往開來,奮發有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匯聚產學結合、校企(院)聯合、工學融合的醫藥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高地。
學校緊跟社會經濟的發展,力求滿足醫療衛生事業對衛生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目前開設的專業有護理學、護理學(中美合作)、護理學(口腔衛生)、護理學(助產)、護理學(兒科)、醫學檢驗、口腔醫學技術(口腔工藝技術)、藥學、眼視光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還有2011年新開設的校醫專業以及由和上海市各區政府簽訂定向培養開設的鄉村醫生(臨床)和院前急救專業(臨床)。
學校本著“素質為先、技能為本、醫技為主、全面發展”的辦學方向和“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服務定位,面向上海及全國各其他省市招收高中畢業生、“三校生”(中專、職校、技校),文理兼收,實施高質量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畢業生在取得國家統一頒發的高職學歷文憑的同時,擁有多張職業技能證書,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就業率達98%以上,就業單位覆蓋本市各級醫院、醫藥企事業單位等,成為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實用型高級衛生職業技術人才。其中中美合作護理專業畢業生參加美國國家注冊護士考試通過率與美國本土學生通過率相當高。
3、上海中醫藥大學
創立于1956年的上海中醫藥大學,是新中國誕生后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屬高校中唯一的一所醫科類重點特色院校。1985年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成立,目前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管理機構,學校校級領導兼任研究院院級領導的管理體制。學校位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內,占地500余畝,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在上海建設“創新型城市”戰略布局中,已成為“張江藥谷”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校5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校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學校擁有600多名專家和教授,2名兩院院士, 30余名全國名中醫、上海市名中醫以及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等。1999年,我校首批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的評估,并于2007年再次被評為“優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中醫院校前列。 學校有14個二級學院及部門和中心,3所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6個附屬及共建研究所,10個研究中心;成立了由上海19家中醫機構組成的醫教研聯合體。有3個教育部基地:中國大學生武術訓練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是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社會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生規模為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其中博士生400余人、碩士生1500余人,本專科高職學生5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中港、澳、臺地區學生200余人、長期外國留學生近9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1900余人。每年有來自日、韓、俄、法、英、美、德、意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短期留學生1000余人次。 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中藥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3個碩士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專業覆蓋全部中醫藥學科。在2010年的全國博士后流動站評估中,中藥學科被評為全國唯一的中藥一級學科“優秀”流動站。有29個本、專科專業(方向),除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臨床本科專業外,還設有護理學、營養學、康復治療學、藥學等專業。學校還有12個繼續教育的本、專科專業。 學校已與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研、教學、醫療等合作關系。學校設有兩個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分別是中英合作藥學、中英合作護理學項目。
現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中醫外科、中藥學、中醫內科及中醫骨傷科學,另有國家重點學科(培育)2個:中醫醫史文獻學、針灸推拿學;國家重點學科數居全國中醫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有38個中管局重點學科,6個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高校一流學科),5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有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7個中管局重點研究室,2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在2009年的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醫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二;大學擁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數居全國中醫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
衛校招生>衛校焦點>上海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