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東醫學院開設的專業有:護理、口腔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
一、2025廣東醫學院開設的專業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廣東醫學院 | 護理 |
2 | 廣東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3 | 廣東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4 | 廣東醫學院 | 醫學影像 |
5 | 廣東醫學院 | 醫學檢驗 |
二、2025廣東醫學院開設的專業詳細介紹
1、護理專業
廣東醫學院護理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衛生保健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比較系統地掌握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護理和預防保健工作的專業人才。廣東醫學院護理專業主要專業課程
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為主干學科。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重癥護理學、護理管理學等。廣東醫學院護理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后在各級綜合性醫院和專科醫院、醫學院校、社區醫療護理服務機構、衛生行政等部門,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研究等工作。自2014年起,廣東醫學院與日本NPO法人國際看護師育英會合作,實施護理學專業畢業生赴日本就業項目。2、口腔醫學專業
廣東醫學院口腔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口腔醫療和保健工作的醫學高級專業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對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處理能力,具有口腔修復工作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操作技能。具有臨床醫學初步科研能力,成為具有基礎寬厚扎實、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和良好職業素養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廣東醫學院口腔專業主要專業課程
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為主干學科。主要課程有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等。廣東醫學院口腔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后在醫學院校、醫院、科研部門和其他醫藥相關行業從事口腔臨床醫療、預防保健、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等工作。3、臨床醫學專業
廣東醫學院口腔醫學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從事臨床醫療的高級醫學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要掌握現代醫學基本理論、 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診治常見病、多發病; 能基本處理疑難重病;有一定的預防醫學和中醫學基本知識;基本達 到國家大學英語四級水平,能借助辭典閱讀本專業英文書刊;基本掌 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 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造性能力;并具有臨床醫學的初步研究能力和 合作精神。廣東醫學院口腔醫學專業方向及業務范圍
畢業后主要從事臨床醫學診療工作或預防保健工作、醫學教育工 作和醫學科學研究工作。4、醫學影像專業
廣東醫學院醫學影像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臨床醫學影像診斷和放射治療的高級醫學人才。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要掌握現代基礎醫學基本 理論和臨床醫學基本知識;掌握醫學影像學與放射治療學的基本理論 知識和操作技能;具有應用放射診斷,超聲診斷、核素診斷等各種影像診斷技術及對疾病進行診斷的初步能力;具有應用r射線、深部X射線,放射性核素等對疾病進行放射治療的初步能力;基本達到國家大 學英語四級水平,初步能閱讀本專業英文書刊;基本掌握計算機應用 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造性能力;具有醫學影像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合作精神。廣東醫學院醫學影像專業專業方向及業務范圍:
畢業后主要從事臨床醫學影像診斷和放射治療工作或醫學教育和醫學科學研究工作5、醫學檢驗專業
廣東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門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廣東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醫學檢驗操作技能系統訓練,具有臨床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的基本能力。廣東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主要課程
生物化學、醫學統計學、分析化學、檢驗儀器學、生理學、病理學、寄生蟲學及檢驗、微生物學及檢驗、免疫學及檢驗、血液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等。
三、廣東醫學院簡介
廣東醫學院也即廣東醫科大學,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并在東莞設立校區,是一所以醫學為主要辦學特色的涵蓋醫、理、管理、法、工、文、經濟學等7個學科門類的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廣東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為五年制醫學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湛江醫學院;1992年湛江醫學院易名為廣東醫學院;2016年3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同意廣東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校園總面積近1900畝,由湛江校區和東莞校區兩部分組成;開設有15個學院(部),開辦普通本科專業25個;有教職工近1900人,其中專任教師1348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設有研究生學院、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醫學檢驗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等15個學院(部),開辦23個普通本科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教職工1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396人,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489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人,全國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高校優秀輔導員等10人,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4人、“揚帆計劃”16人、南粵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14人、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和名中醫5人、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1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有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5個臨床專科)和藥物臨床試驗機構(9個臨床專科);有9所校外臨床醫學院,80所臨床教學醫院。2010年,廣東醫科大學周克元、雷光和、鐘遂平、陳小嫦、陳小毅等教師主導的《醫學基礎課重點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項目和吳建玲、譚健烽、李鶴展、禹玉蘭、胡連新等教師主持的《大學生正性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獲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學校楊勁松、羅永勝、何靜秋、陳松云、高瑋等教師主導的《英語零度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項目獲第七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先后與美國哈佛大學、伊利諾大學、加拿大湯姆遜河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德國萊布尼茨分子藥理研究所、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日本大阪滋慶教育學園、日本NPO法人國際看護師育英會、香港中文大學、澳門鏡湖醫院、臺北醫學大學、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2010年學校開始招收港澳臺學生。[2]
衛校招生>衛校有哪些專業>廣東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