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排名前六的衛生學校有: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阜陽衛生學校、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皖北衛生職業學院、淮北衛生學校、安徽醫科大學。
一、2025安徽排名前六的衛生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衛生學校名稱 | 衛生學校地址 |
1 |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安徽省合肥市芙蓉路632號 |
2 | 阜陽衛生學校 |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路511號 |
3 |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安徽省蕪湖市烏霞山西路18號 |
4 |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 宿州市東二鋪大學園區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
5 | 淮北衛生學校 | 濉溪縣其他202省道附近 |
6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號 |
注:以上衛生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安徽排名前六的衛生學校簡介
1、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隸屬于安徽省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的公辦普通專科學校,坐落于安徽省省會合肥,具有近60年的辦學歷史,有蕪湖路校區和芙蓉路校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合肥市政府授予的“花園單位”。
學校設有8個系部、21個專業,面向全國13個省份招生。醫學檢驗技術、醫療電子工程專業獲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臨床醫學、藥學、生物制藥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療電子工程專業等為省級特色專業,護理專業為省級高職高專教育教改示范專業。學校積極構建職業教育立交橋,開展專升本及自學考試助學,滿足學生學歷、學業繼續深造的需求。
學校辦學條件完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優良。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人體形態樓、圖書館,以及籃球場、標準田徑運動場等教學設施。建有校內實訓中心(基地)12個,實驗實訓設備值達43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中心)2個、省級示范實訓中心5個和省級開放實訓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另有醫學科研機構5個。有1200張床位的附屬醫院1所,教學醫院4所;教學實習基地181處,分布于省內各地市及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目前,有412名在崗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占50.3%,教授18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7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4人。另有一支由醫療衛生機構和醫藥企業等專家技術能手組成的穩定兼職教師隊伍。 2006年起,學校被國家教育部選定為新加坡護理醫科全額獎學金項目合作院校。2014年獲批與韓國中源大學合作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并與美國布魯姆菲爾德學院、英國西倫敦大學、臺灣元培科技大學等國(境)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2、阜陽衛生學校
安徽省阜陽衛生學校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始創于1958年春。1998年以來,經阜陽市委、市政府批準,阜陽衛生學校先后與安徽華佗中醫學校、阜陽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阜陽市工讀學校合并。教學資源重組后,辦學層次和辦學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校園面積109482平方米,建筑面積75454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優雅,景致怡人。2006年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目前開設普通中專專業有護理、助產、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經省教育廳、衛生廳批準與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聯辦,開設五年制高職專業有護理、醫學影像技術。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達5000人,經省教育廳、衛生廳批準開設鄉醫學歷教育,半脫產學生5000余人。學校每年為全省和省外輸送合格衛生技術人員500余人。學校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目前已形成了以中青年為骨干的教師群體。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24人,其中高級講師36人,講師50人,研究生7人,他們精通業務,教書育人,鐘情教壇。08年共有19人參加《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編寫,其中主編、副主編7人,共編寫教材21部。學校辦學條件完善,教學設備先進、齊全。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圖書館、階梯教室、多功能餐廳、浴室和設施齊全的運動場12000平方米。學校設有實驗中心、計算機中心、多媒體室、顯微鏡室、電教中心、護理實訓中心,共54個實驗室以及遠程教育設施及校園網絡等。并擁有一所附屬醫院,校外有20個市級以上醫院為教學實習醫院。圖書館藏書6萬余冊,電子圖書10萬冊,閱覽室訂有報刊物200余種。學生實行封閉式公寓化管理,每間宿舍裝有電話。每個教室均裝備有先進的閉路電視。
學校設有“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負責推薦就業,近年已向上海、北京、深圳等省內外城市輸送了大批畢業生。并通過積極努力,推薦學生到阜陽市各家醫院及相關醫療單位就業。幾年來就業率均達95.7%。由于就業單位條件好,學生和家長都很滿意。
學校“以人為本,以教學為中心,以就業為目的,以質量求生存”的發展思路,牢記“嚴謹治學,求真務實,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的校訓,以“辦一流學校、抓一流管理,創一流質量,育一流人才”為辦學宗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由于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先后獲得“市文明單位”,“市職教先進單位”等稱號,被譽為師資隊伍建設達標,學術氛圍濃厚的學校。
3、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60年的“蕪湖市中醫學校”;2001年,學校獨立升格并于次年經教育部批準,在全國同類院校率先更名為“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整合衛生教育資源,壯大學校實力,2006年,市政府將蕪湖市中醫醫院成建制劃歸學校作為直屬附屬醫院;2012年,附屬市牙病防治所成功創建附屬口腔醫院(蕪湖市口腔醫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經成為具有鮮明中醫藥特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2010年,學校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成功創建了“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占地面積997畝,總建筑面積29.7萬平方米,設有醫療系、藥學系、康復保健系、護理系、口腔醫學系、基礎教學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等7個教學系部,開設中醫學、中醫骨傷、針灸推拿、中藥、中藥制藥技術、藥學、藥品質量檢測技術、護理、醫療美容技術等27 個專業,面向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專科在校生9317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50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83人,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173人,國家級名老中醫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學校還聘任國醫大師李濟仁、長江學者葉文才等6名專家教授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根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1個,安徽省級示范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專業4個;安徽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精品課程10門,安徽省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2個,安徽省級振興計劃重大教學改革項目1個,安徽省級示范專業1個,安徽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5個,安徽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4個,安徽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2014年,學校在與諾康集團、蕪湖綠葉制藥公司開展訂單式培養中藥制藥專業和中藥專業人才的基礎上, 又與香港朝暉美容集團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合作培養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
4、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學院始創于1949年,是皖北唯一一所被省政府批準舉辦衛生類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正規專科院校。是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NIT)培訓基地、國家衛生部衛生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站。截至2015年,學歷教育有三年制中專、高職及五年制高職,設有護理、助產、藥劑、康復技術、醫學檢驗專業,教職工194人,95個全日制教學班,在校生近6000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94人,其中附屬院職工27人,專任教師115人。教師中具備研究生學位的教師25人,雙師型教師33人,高級講師32人,近年來有20 余位教師參加國家或省級規劃教材的編寫,其中有7人單人主編與副主編;由我校教師主持或參與的國家及省級教育科研課題數十項,其中獲省級重點優秀課題獎一項、省級優秀課題獎3項,目前還有4項正在研究中;每年發表在CN專業期刊上的教學學術論文有30余篇。
學校教學條件良好。有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實驗樓、信息樓、多媒體教室、圖書電子閱覽室;有標準的臨床技能訓練室、實驗室;有設施齊全的學生公寓、餐廳、浴室。所有教室都配有閉路電視和投影設備;每個寢室都裝有磁卡電話。校園建起了寬帶網、電化教學網,實現了現代化教學。學校有綜合性附屬醫院,方便教學見習。蚌醫、皖醫、東南大學附院等30家二甲以上醫院為學生實習醫院,確保實習質量。宿州衛校辦學規模逐年擴大,現已形成中專與大專兩個層次并進、普教與成教兩種類型并重、全日制與半脫產兩種形式并舉的辦學格局,是皖北醫學教育重要基地。
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還面向農村以及城鎮社區舉辦職業技術培訓,是蘇州市重要的衛生人才培養基地。64年來,皖北衛生職業學院已形成中職與高職兩個層次并進、護理教育與其他醫學專業并舉、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的辦學格局,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三萬名合格的衛生技術人才,為醫學教育事業,為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做出了積極而重大的貢獻。
5、淮北衛生學校
安徽省淮北衛生學校是省政府批準成立的普通中專學校,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屬公辦全民所有制學校,二00五年一月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溪河岸邊,環境幽雅,省道S202公路從門前經過,交通便利,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理想場所。
多年來,學校以創名優學校,辦特色專業為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培養高素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勞動者和實用型高、中等衛生技術人才為已任,堅持以育人為本,主動適應社會需求,不斷改革創新,著力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使淮北衛校發展成為皖北地區衛生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
學校采取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模式。專業層次包括五年制高職護理;三年制中專護理、助產、醫學檢驗、康復技術、口腔技術、藥劑等;辦學形式有脫產、半脫產和中短期培訓。學校非常重視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在蘇、魯、豫、皖等地開辟了近30個實習基地,各專業學員均能在縣級以上醫院進行臨床實習。
學校管理規范,治學嚴謹,在辦學能力、辦學規模、辦學質量、辦學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多次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和表揚。學校先后被評為“安徽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安徽省貫徹《體育衛生條例》先進單位”、“安徽省安全文明小區示范點”、 “淮北市園林式學校”、“淮北市文明單位標兵”、“淮北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點”等。
6、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為安徽省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于上海的私立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 1952 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學校位于安徽省會合肥市,校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學校的辦學定位是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學校將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為學校前身東南醫學院師生的題詞“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確立為校訓,弘揚“愛國愛民,獻身人類健康”的光榮傳統,秉承“興國、奉獻、仁愛”的育人理念,倡導踐行“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風學風。 學校現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安徽省口腔醫院)、衛生管理學院、生命科學院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公共基礎學院、研究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臨床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臨床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巢湖臨床學院(附屬巢湖醫院)、第四臨床學院(第四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系、醫學影像系、麻醉學系、醫學心理學系、醫學美容系等直屬教學機構。
學校擁有5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巢湖醫院、附屬口腔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6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附屬省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附屬宿州醫院——宿州市立醫院),與合肥市共建附屬阜陽醫院。 學校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方針,與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香港大學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在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空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解放軍306醫院、解放軍307醫院、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等建立臨床學院,目前臨床學院達50余所,各專業實踐教學基地10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省市區。
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中藥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臨床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 擁有臨床醫學、藥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藥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藥藥理學、中醫腫瘤病學為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有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5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 躋身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工程” ,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承擔高校。《流行病學》、《臨床藥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藥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藥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啟動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個項目躋身國家級試點。1名教授入選“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在職教職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88.72%,博士生導師178人,碩士生導師1356人,現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師,衛生部、人事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計劃”,“皖江學者”特聘教授,高校領軍人才等30人次。高校高端人才引進團隊1個,省部級創新團隊6個。有16人次在國際學術組織和SCI源期刊任職,6人次擔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委,1人在亞洲學術組織擔任主席,9人入選教育部高校醫藥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10多人獲得全國、全省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衛校招生>衛校焦點>安徽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