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濟南排名前六的衛生學校有: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山東省衛生學校、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協和學院、山東平陰衛生職業學校。
一、2025濟南排名前六的衛生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衛生學校名稱 | 衛生學校地址 |
1 |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 | 山東濟南歷城區 |
2 | 山東省衛生學校 | 二環西路 |
3 | 山東大學醫學院 | 山東濟南 |
4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6369號 |
5 | 山東協和學院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濟青路6277號 |
6 | 山東平陰衛生職業學校 | 山東省濟南平陰縣五嶺路林水巷10號 |
注:以上衛生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濟南排名前六的衛生學校簡介
1、濟南護理職業學院
濟南護理職業學院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為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學校。學院始建于1939年,前身為西方教會在濟南設立的重生助產講習所;1953年,成立山東省濟南衛生學校;1994年,原濟南市結核病防治院并入山東省濟南衛生學校;2005年,山東省濟南衛生學校、濟南市農業學校和濟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并組建新的山東省濟南衛生學校;2011年3月,學校升格為濟南護理職業學院。
據2017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占地面積690畝,校舍建筑面積10萬余平方米,設有標準多媒體教室90個,校內實驗實訓室5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61個,圖書館藏書15萬冊;設有9個系部,有11個專科層次專業和7個五年一貫制高職層次專業;擁有在編教職工309人,校內專任教師181人,全日制在校高職生4844人。
據2017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擁有教職工388人,在編教職工309人,校內專任教師181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或學位者142人(含在讀),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
據2017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設有國家財政支持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專業建設項目2個,山東省高等職業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山東省改革試點專業1個,山東省骨干示范專業個;校內實驗實訓室58個。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先后被授予“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學校”、“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學校”、“全國職業教育人才就業示范基地”、“全國創建平安校園示范學校”、“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醫學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濟南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山東省衛生學校
山東省衛生學校成為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濟南校區。 濟南校區位于美麗的山東省省會泉城濟南市。學校占地面積707336平方米,建筑面積24.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4289萬元,圖書館藏書49萬冊;建有現代化的計算機實驗室、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和7個綜合實踐教學中心。學校現有11個教學系部,開設26個“適銷對路”的專業和專業方向,形成了醫學類、藥學類、護理類、相關醫學類等專業門類齊全的專業群。學校面向山東全省和北京、天津、山西、浙江等 14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8200余人。
學校堅持實施人才興校戰略,高層次引才、高起點育才、高效益用才,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創新求實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人員119人,碩士、博士生115人,碩士生導師11人,外籍客座教授10人,外籍教師3人。數十位教師分別獲得省級勞動模范、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省市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1] 學校堅持以提升學術科研能力為先導,全面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新發展。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學校已經建成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臨床免疫實驗室省級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各設有1個基礎醫學實驗中心,1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做人有品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發展有潛質”的人才為目標,突出學生專業技術、計算機、外語等基本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全面打造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許多學生在全國護理技能大賽、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專升本考試中取得佳績。先后向社會培養輸送各類醫學技術人才3萬余人,他們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得到了用人單位、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贊譽,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5%以上。以第40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劉振華為代表的許多優秀校友,已成為醫學界的知名人士和單位領導,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的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校堅持實施人才興校戰略,高層次引才、高起點育才、高效益用才,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創新求實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4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人員119人,碩士、博士生115人,碩士生導師11人,外籍客座教授10人,外籍教師3人。數十位教師分別獲得省級勞動模范、科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省市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1] 學校堅持以提升學術科研能力為先導,全面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新發展。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學校已經建成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臨床免疫實驗室省級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各設有1個基礎醫學實驗中心,1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濟南校區位于美麗的山東省省會泉城濟南市。學校占地面積707336平方米,建筑面積24.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4289萬元,圖書館藏書49萬冊;建有現代化的計算機實驗室、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和7個綜合實踐教學中心。學校現有11個教學系部,開設26個“適銷對路”的專業和專業方向,形成了醫學類、藥學類、護理類、相關醫學類等專業門類齊全的專業群。
3、山東大學醫學院
山東大學醫學院位于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是中國最早的醫學院校之一,前身為創建于1911年4月17日的齊魯大學醫學院,歷史可追溯到1864年成立的登州文會館和1891年成立的華美醫院醫校。
醫學院現有專業為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5+3)和臨床醫學(5+3,齊魯醫學優才計劃),自2015年起原臨床醫學(七年制)和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八年制)停辦 。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醫學人才,每年招收本科生200余人,報考錄取比持續穩定在2:1以上。
山東大學醫學院現有30個基礎與臨床學科學系(教研室)、8所附屬醫院;現有教職工總數802人,其中教師總數707人,包括教授319人,副教授319人。博士生導師173人,碩士生導師602余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千人計劃”入選者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4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4人,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特聘教授 (專家)2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5人。
2000年7月,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并成立新山東大學后,以山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部組建醫學院,成為山東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2012年5月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成立,醫學院成為其分管學院。
醫學院承擔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800多項,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勵190多項,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Cell、Blood、PNAS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醫學院積極開展與海內外高水平醫學院校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貝勒醫學院等多所醫學院校開展了共建實驗室、教學研究人員互訪、研究生聯合培養、本科生訪學、聯合申報課題等合作項目。積極開展醫學留學生教育,現有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南非等多個國家的醫學留學生300余人。
4、山東中醫藥大學
山東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8年,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1981年成為山東省重點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山東省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醫藥科大學、山東省首批五所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之一。 學校在省屬高校中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最多,最早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權,最早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最早成為國家“973”項目首席承擔單位,碩士點數量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學校秉承“厚德懷仁,博學篤行”的校訓,發揮中醫藥優勢,狠抓內涵建設,逐步形成“以文化人、厚重基礎、注重傳承、強化實踐”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門人才。學校培養的人才具有敦厚樸實、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鮮明特點,有多名學生獲得“全國三好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榮譽稱號。
學校致力于高水平特色名校建設,2007年由濟南市歷下區主體遷入扁鵲故里——長清,總占地1829畝,建筑面積54.5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7087.6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10萬冊、電子圖書47萬冊。 學校設置13個二級學院,擁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1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22所教學醫院、50余處臨床教學基地和10家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以及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大醫精誠,努力培養高素質人才。擁有21個本科專業,涉及醫、理、文、工、管等學科門類;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點;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4個碩士點,碩士點涵蓋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全部二級學科,并開始向周邊學科滲透;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臨床醫學、中藥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截至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近21000人,其中本專科生18100余人,研究生近2600人。學校與近30所國外知名大學、醫療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有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僑學生200余人。
學校堅持師德為先、教學為要,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醫護員工3300余人(含三所直屬附屬醫院)。博士生導師76人,碩士生導師370人。1人先后榮獲國家“國醫楷模”、“國醫大師”榮譽稱號,有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3人,山東省教學名師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名老中醫藥專家5人,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55人,山東省教學團隊6個,山東省十大優秀創新團隊1個。
學校堅持特色制勝、爭創一流,形成一批優勢和特色學科專業。現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醫史文獻2個國家重點學科和中醫內科學1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有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和制藥工程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3門省級精品課程。 有1個國家衛生部技術準入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9個,有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學科8個,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重點學科14個、重點專科10個、重點實驗室24個。
5、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協和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山東財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設單位。創建于1993年,坐落于山東省省會——“泉城”濟南。校園占地1480畝,建筑面積41.7萬平方米。 學校設機電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護理學院、醫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基礎部(思政部)等10個二級院(部)。開設普通本科專業17個,普通專科專業39個,形成了工學、管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
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能力培養,實施素質教育,把立德樹人做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服務,在回報社會中育人,在服務社會中發展;確立“依法辦學、誠信辦學、規范辦學、開放辦學”的辦學宗旨,實施“質量立校、專家治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戰略;凝練“明道致遠,德和崇文”的校訓,“誠信、奉獻、求真、務實”的校風,“勤學、善思、篤行、創新”的學風,形成“和合”向上的校園文化。
教學型高等院校。辦學層次定位: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主,以技能型高職教育為輔,積極發展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定位:以工學為主體,以醫學為特色,工、醫、管、文、教育等多學科相互滲透、互為支撐、協調發展。 人才培養定位: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服務面向定位:立足濟南,面向山東,輻射全國,服務基層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覺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和民辦高校發展規律,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質量為關鍵,以就業為目的,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基礎,以教育教學改革為著力點,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投入為支撐,以管理為保障,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實施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主動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辦學條件完善,教學改革領先,教學質量高,學科專業優勢突出,以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特色,綜合辦學實力和人才培養水平居于全省民辦高校領先地位,跨入全國民辦高校先進行列,在省內有較高聲譽,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高水平民辦大學。
堅持誠信辦學,開展社會服務,樹立良好社會信譽;堅持開放辦學,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堅持質量立校,遵循“兩個規律”,取得豐碩教學成果;堅持專家治校,發揮體制機制優勢,構筑“寶塔型”體;堅持人才強校,建設“三支隊伍”,凝聚高素質人才;堅持特色興校,培育核心競爭力,打造學科專業優勢;堅持產學研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堅持素質教育,推行“和合”文化,構建和諧校園
6、山東平陰衛生職業學校
山東平陰衛生職業學校是一所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平陰縣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平陰衛生中專學校、平陰繼續醫學教育中心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學校創辦于1989年,1993年改為衛生職業學校。1994年被山東省教委審批為中專學歷教育學校,2000年經山東省教委、山東省衛生廳聯合評估驗收命名為“省級示范學校”。 2002年市衛生局將學校確定為全市繼續醫學教育基地,2006年經市編委會批準,正式掛牌“平陰繼續醫學教育中心”。
學校占地130余畝,建筑面積18395m2。現有正式教職工103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碩士研究生13人。中級職稱48人),有兼職高級職稱教師20多名。學校擁有分別屬于普通學科、基礎學科、臨床學科、護理學科共11個科類實驗室,擁有實驗、實訓室13間;計算機120臺,教學平臺18個(教室、功能室均配備教學平臺).學校開通了遠程教育網,設立了生物信號采集系統、閉路電視雙控教學等系統,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學校圖書館藏書近五萬冊。 另外學校還承擔著全縣醫學成人專科、本科學歷教育;全縣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醫技人員培訓;全縣衛生在職人員醫學繼續教育工作;承擔著全市公安民警、機動車駕駛員、礦業等高危作業人員的自救護救培訓工作。學校在山東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醫學專科學校等大學特聘15位專家、教授為高級顧問、客座教授,指導學校遠期發展和教科研工作。
全日制中職學歷教育先后開辦過護理、中醫、助產、社區醫學、婦幼衛生、計劃生育、鄉村醫士、衛生保健、藥劑、醫學檢驗、中西醫結合、口腔工藝技術、中醫康復保健和衛生保健等十多個專業,在校生1200多人。在搞好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上,學校根據社會需求,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模式,與山東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聯辦、合辦開展護理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等專業國民教育系列成人、網絡大學專科、本科層次教育,充分發揮了學校的辦學潛能,為畢業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我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學校事業發展,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從面向本地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服務平陰地區農村、社區、醫療機構和社會公共衛生機構向輻射全國轉型,為經濟發達地區、急需護理專門人才的大中城市輸送大批合格的護理人才”的辦學思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衛生人才,增進人民健康。
衛校招生>衛校焦點>山東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