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介紹:
長春中醫學院中藥學專業(學制4年) 長春中醫學院中藥學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中藥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與其相關的中醫學、藥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中藥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中藥分析、鑒定、炮制、制劑和新藥研究、設計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型人才。 長春中醫學院中藥學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資源學、中藥化學、藥理學、中藥藥理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分析學、藥事管理學。 長春中醫學院中藥學專業優勢及特色: 中藥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藥學“兩段雙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其實驗教學團隊2011年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本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均為省級精品課程或優秀課程。中藥學實驗教學中心2007年被評為吉林省省屬高校首批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改革后期實踐教學,將畢業實習與就業相結合,拓寬了就業渠道,連續5年學生供不應求。 中藥學科創建于1958年,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中藥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2009年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0年被教育部學位辦批準為一級學科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以中藥物質基礎、藥理藥性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與資源開發研究為總方向,以長白山豐富的中藥資源和吉林省道地藥材研究為重點,以振興吉林省地方經濟和北藥基地建設的技術需求、創新為目標,以危害人類生命及健康的重大疾病有效治療藥物研究為突破口,將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六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長春中醫藥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簡介
長春中醫藥大學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長春中醫學院,2006年更名長春中醫藥大學。歷經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和創新發展,學校形成了“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校訓,形成了“堅持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走學研產結合之路,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授權的辦學層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培養高等中醫藥人才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為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廣泛社會聲譽的省屬重點大學。五十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輸送4萬余名畢業生,校友遍及海內外,為國家和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和智力支撐。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院定位
目標定位:建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省屬高校優勢突出、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類型定位: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科定位: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理、工、管、文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
層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
發展規模定位: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學生穩定在10000人的規模,其中本科生8500人,研究生1500,留學生200人。
人才培養定位: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中醫藥事業培養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應用型為主的高級專門人才。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吉林,輻射全國,面向世界。
長春中醫藥大學辦學理念
我校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高等學府,經過近50年的發展歷程,幾代人辦學經驗的繼承,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積淀和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學校文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辦學理念,集中體現了現代中醫藥教育的發展觀、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體現了傳承與創新的統一和德育與智育的統一。
“啟古納今”,體現了中醫藥事業“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發展思路。“啟古”,就是善于開啟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庫,不斷繼承、發現和挖掘古代中醫藥學的精華,重視和遵循傳統中醫藥教育的規律,汲取傳統中醫藥教育的經驗。繼承是發展的前提,強調在系統、完整、充分地繼承中醫藥傳統基礎上,實現更好地發展。“納今”,就是要廣納現代科學技術并根據中醫藥學內部的規律客觀地認識、研究和豐富發展中醫藥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及專業設置上與時俱進,積極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同時不斷擴大中醫藥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厚德精術”,體現了教育過程和教育目標的統一,體現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統一。“厚德”,就是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師德、醫生的醫德和學生的品德,達到完美的思想境界。“精術”,就是要培養和樹立“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不斷攀登醫學高峰的精神。精研古今中醫藥學及相關現代科學知識,精通教育方法,精熟醫學技能,為人才培養和人類健康服務。
長春中醫藥大學名醫名師
省名中醫
吳崇奇、李一清、南征、于凱成、黃永生、金潤泉、許相文、陳向明、張文泰、趙振昌、范國梁、岳慶范、王之虹、王富春、張紹靈、鄧悅、劉鐵軍、樸志賢、許廣里、張海瑩、周建華、姜喆、宮曉燕、榮大奇、趙文海、趙建軍、蓋國忠、景瑛、魏麗娟、
省教學名師
蘇穎、張大方、王富春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院歷史
學校原名為長春中醫學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為始建于1950年的長春市中醫進修學校。
1962年,吉林省衛生干部學校并入學校;
1970年,學校并入了吉林醫科大學;
1978年,恢復了長春中醫學院建制,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并入學校;
2006年,獲教育部批準,長春中醫學院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2002年,長春中醫藥大學凈月校區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學校主體遷入凈月校區;
2003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十一五”期間,吉林省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予權的學校,同時也是全國行業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權的學校;
2004年,學校成為省屬重點高校;
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成績;
2008年,學校與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人參研究水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打造吉林省千億元人參產值,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2009年,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中醫學、中藥學成為博士后流動站,是2009年全國中醫藥院校中唯一一所獲批建設單位;學校附屬醫院成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標志著學校腦病和心病研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國家名老中醫、中醫急癥學創始人、學校終身教授任繼學榮獲白求恩獎章和“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2012年,學校獲得了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標志著學校躋身于國家中西部高校百強行列。
以上“長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介紹”由邦博爾衛校整理,僅供參考。
衛校招生>衛校有哪些專業>吉林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