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吉林排名前三的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有: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醫藥學院、延邊大學醫學院。
一、2025吉林排名前三的公辦臨床醫學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臨床醫學學校名稱 | 臨床醫學學校性質 | 學校地址 |
1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開發區博碩路 |
2 | 吉林醫藥學院 | 公辦 |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5號 |
3 | 延邊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公園路977號 |
注:以上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吉林排名前三的公辦臨床醫學學校簡介
1、長春中醫藥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簡介
長春中醫藥大學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長春中醫學院,2006年更名長春中醫藥大學。歷經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孜孜以求和創新發展,學校形成了“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校訓,形成了“堅持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走學研產結合之路,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辦學特色,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授權的辦學層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培養高等中醫藥人才的教育體系,已經成為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廣泛社會聲譽的省屬重點大學。五十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輸送4萬余名畢業生,校友遍及海內外,為國家和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和智力支撐。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院定位
目標定位:建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省屬高校優勢突出、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類型定位: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科定位: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理、工、管、文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
層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
發展規模定位: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學生穩定在10000人的規模,其中本科生8500人,研究生1500,留學生200人。
人才培養定位: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中醫藥事業培養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應用型為主的高級專門人才。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吉林,輻射全國,面向世界。
長春中醫藥大學辦學理念
我校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高等學府,經過近50年的發展歷程,幾代人辦學經驗的繼承,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積淀和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學校文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辦學理念,集中體現了現代中醫藥教育的發展觀、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體現了傳承與創新的統一和德育與智育的統一。
“啟古納今”,體現了中醫藥事業“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發展思路。“啟古”,就是善于開啟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庫,不斷繼承、發現和挖掘古代中醫藥學的精華,重視和遵循傳統中醫藥教育的規律,汲取傳統中醫藥教育的經驗。繼承是發展的前提,強調在系統、完整、充分地繼承中醫藥傳統基礎上,實現更好地發展。“納今”,就是要廣納現代科學技術并根據中醫藥學內部的規律客觀地認識、研究和豐富發展中醫藥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及專業設置上與時俱進,積極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同時不斷擴大中醫藥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厚德精術”,體現了教育過程和教育目標的統一,體現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統一。“厚德”,就是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師德、醫生的醫德和學生的品德,達到完美的思想境界。“精術”,就是要培養和樹立“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不斷攀登醫學高峰的精神。精研古今中醫藥學及相關現代科學知識,精通教育方法,精熟醫學技能,為人才培養和人類健康服務。
長春中醫藥大學名醫名師
省名中醫
吳崇奇、李一清、南征、于凱成、黃永生、金潤泉、許相文、陳向明、張文泰、趙振昌、范國梁、岳慶范、王之虹、王富春、張紹靈、鄧悅、劉鐵軍、樸志賢、許廣里、張海瑩、周建華、姜喆、宮曉燕、榮大奇、趙文海、趙建軍、蓋國忠、景瑛、魏麗娟、
省教學名師
蘇穎、張大方、王富春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院歷史
學校原名為長春中醫學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為始建于1950年的長春市中醫進修學校。
1962年,吉林省衛生干部學校并入學校;
1970年,學校并入了吉林醫科大學;
1978年,恢復了長春中醫學院建制,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并入學校;
2006年,獲教育部批準,長春中醫學院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2002年,長春中醫藥大學凈月校區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學校主體遷入凈月校區;
2003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十一五”期間,吉林省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予權的學校,同時也是全國行業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權的學校;
2004年,學校成為省屬重點高校;
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成績;
2008年,學校與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人參研究水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打造吉林省千億元人參產值,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2009年,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中醫學、中藥學成為博士后流動站,是2009年全國中醫藥院校中唯一一所獲批建設單位;學校附屬醫院成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標志著學校腦病和心病研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國家名老中醫、中醫急癥學創始人、學校終身教授任繼學榮獲白求恩獎章和“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2012年,學校獲得了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標志著學校躋身于國家中西部高校百強行列。
2、吉林醫藥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簡介
吉林醫藥學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吉林軍醫學院,共為軍隊和地方培養了3萬余名醫務人才,被譽為“白衣戰士的搖籃”。2004年8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學校由軍隊整體移交吉林省,成為省屬公辦高等學校,是吉林省惟一獨立設置的西醫本科院校。2013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學校坐落在美麗的“北國江城”—吉林市,學校是國家綠化模范單位、吉林省園林式單位。校區位于吉林市吉林大街5號,校本部占地面積52.6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7.4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8.60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315.51萬元。館藏紙質圖書80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3個;文體活動中心建筑面積0.50萬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占地面積5.16萬平方米;校園主干網為千兆帶寬。
吉林醫藥學院機構設置
學校現有14個黨政機關;9個教學單位(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檢驗學院、口腔影像系、軍事體育教學部);4個直屬單位(圖書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信息中心、直屬醫院);1所直屬附屬醫院和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各類實踐教學基地118家。
吉林醫藥學院師資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518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70人,高級職稱224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省拔尖創新人才3人(第一層次人選1人),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人,省高校首批學科領軍型教授1人,省教學名師4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師德先進個人3人,省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1人。
吉林醫藥學院學科專業
學校1992年起招收本科生,現開設16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以醫學專業為主,涵蓋醫、理、工、管4個學科門類。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建設單位2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6門。省高校“十二五”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學科2個,重點立項培育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平臺14個,包括駐吉林市高校首個“院士工作站”,吉林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吉林省衛生廳重點實驗平臺3個,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平臺9個。近年來,獲省教學成果獎8項,省教育技術成果獎32項。學校為臨床醫學(生殖醫學)本科規劃教材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省解剖學會、省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單位、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單位,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單位。
吉林醫藥學院人才培養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246人,其中本科生7736人。學校服務面向基層衛生單位,努力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了大批醫療服務、藥品生產、銷售和衛生管理的一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83%以上,居省內高校前列。1996年起,學校與白求恩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999年起作為第四軍醫大學的分院獨立開展研究生教育,擁有二級學科授權點12個。現與吉林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延邊大學、吉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受聘博、碩導師34人。
吉林醫藥學院合作交流
學校現有客座教授29人,外籍教師3人。先后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和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的高校、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同香港Maryknoll醫院合作開展1+5境外育才項目,目前已成功運行10期。移交以來,學校接待境外來訪團組20多個,60余人次。派出境外訪問團組34個,100余人次;每年選派優秀教師出國交流學習,已有39人相繼赴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地學習。
吉林醫藥學院科學研究
學校科研基礎扎實。2011年以來,承擔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新藥創制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級項目184項;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984篇,SCI、EI、ISTP收錄136篇;獲省科技進步獎14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5項;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37項;國家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堅持以科研促教學,重視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設立大學生科研基金和創新創業項目,每年遴選,專款資助。
吉林醫藥學院服務社會
學校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村級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基地、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單位、吉林市衛生技術人才培訓基地。臨床技能中心是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吉林地區考點、社區醫生培訓基地。近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紅十字模范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連續5年獲吉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優秀組織獎。
吉林醫藥學院醫療實力
附屬465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園林式醫院,醫院占地7.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醫療用房5.8萬平方米,資產總額3.1億元,大中型醫療設備800余臺(件)件。婦產科學、口腔科為吉林省重點專科,腔鏡治療科、疼痛科為吉林市重點建設專科,血液透析科為吉林市特色專科。擁有吉林地區規模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現為吉林市區域醫療中心和多地定點醫療單位。
吉林醫藥學院校園文化
學校緊緊圍繞培育“愛心、恒心、責任心”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諧文化育‘三心’”成果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依托大學生素質教育網站,引導學生學黨史國史,學人文知識,學藝術欣賞,提高綜合素養。“羽翼園——構建大學生素質教育網絡體系”“核心價值體系鑄魂,知行統一文化育人”“‘燕帽——燭光——使命’——吉林醫藥學院開展授‘護士帽’系列文化教育活動”獲吉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62年風雨兼程,62年拼搏攀登,學校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國家軍隊和地方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展望未來,全校人員將繼續以“傳承‘軍魂’、醫德為先”為引領,大力弘揚“忠誠敬業”的“白衣戰士精神”,謹記“博學厚德,扶傷濟世”的校訓,按照“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提高水平、創建名校”總體辦學思路,以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干得好”的高素質醫務人才為目標,著力推進素質教育,向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教學型本科院校邁進,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吉醫力量。
3、延邊大學醫學院
延邊大學醫學院概述
延邊大學醫學院前身是1948年10月1日成立的延邊醫科專門學校。1949年4月成立延邊大學時,合并成為延邊大學醫學部。1958年8月從延邊大學分立為獨立的延邊醫學院。1996年,延邊地區五所高校正式合并,延邊醫學院成為延邊大學醫學院;2005年4月,成立延邊大學醫學部,下設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中醫學院、藥學院和護理學院。2012年3月,學校根據醫學教育國際化的發展,基礎醫學院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延邊大學醫學院。學院設有解剖學、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與法醫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5個教研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細胞生物學與醫學遺傳學、組織學與胚胎學4個教研室,機能學、形態學、細胞分子生物學、預防醫學4個實驗教學中心。
延邊大學醫學院專業設置
設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中醫學、護理學等9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和1個護理學專科專業,其中臨床醫學專業、藥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護理學專業為吉林省特色專業。主要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三個層次的專門人才。學生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醫學成人教育始創于1960年3月1日,為國內率先創辦醫學函授學歷教育。中醫留學生教育始于1991年。
延邊大學醫學院師資力量
五十五年來,延邊大學醫學院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不斷發展壯大,教學、科研、醫療水平日益提高。學院現有在校生4916名,其中本、專業科學生2335名,碩士研究生296名,博士研究生10名,來華留學生152名,成人教育學生2123名。學院現有教職工和醫護人員1690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員、正副主任醫師、正副主任護師380人。碩士生導師97人,博士生導師4人,此外,還聘請了46名國外專家、學者為我校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在教學、科研、醫療人員中,多數為朝鮮族。學院已培養了各類醫藥學人才14951人,其中本專科生10178人,碩士研究生447人,來華留學生191人,成人教育畢業生4135人。
衛校招生>衛校問答>吉林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