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蘇排名前三的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有: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南京醫科大學。
一、2025江蘇排名前三的公辦臨床醫學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臨床醫學學校名稱 | 臨床醫學學校性質 | 學校地址 |
1 |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公辦 |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曉莊村40號 |
2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 公辦 | 中國江蘇 |
3 | 南京醫科大學 | 公辦 | 漢中路140號 |
注:以上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江蘇排名前三的公辦臨床醫學學校簡介
1、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創建于1918年,前身為金陵大學鼓樓醫院高級護士學校,經歷了百年風雨發展歷程。在苦難深重的舊中國,南衛人就主動背負起“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大愛重任。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至今,南衛人始終秉持“仁愛之心、精誠之術”,致力于為百姓健康服務。
學校座落于南京市曉莊40號行知園內。陶行知先生曾在此創辦曉莊師范學校,他所倡導的“以德立教、愛滿天下”的教育精神,“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成為一代代南衛人的精神指引。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隸屬于南京市教育局。現有曉莊、江北(南京南丁格爾護理學院)和鼓樓三個校區,占地面積約218畝,建筑面積17余萬平米,建有5個校內實訓中心,擁有2家附屬醫院、20余家教學醫院。設有護理類、醫學技術類和健康服務類三大專業群,開辦護理、助產、醫學影像技術、放射治療技術、醫療設備應用技術、康復治療技術、老年保健與管理等7個五年制高職專業,同時為學生搭建了國內外就業升學立交橋。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約3400人,畢業生“雙證率”達100%,就業率穩定在99%以上。學校“南京仁愛教育培訓中心”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學校掛牌成立的“南京市繼續醫學教育學院”,面向全省開展社會培訓,年均培訓量達9000多人次。學校有教職工230余人,專任教師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69%,高級職稱比例49.7%,其中教授4人;專業教師中“雙師素質”比例90.2%;有5個省市級名師工作室,4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聘請省市三甲醫院中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醫護人員作為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占比達17%。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幸福教育”理念,踐行“仁愛·精誠”校訓,創新實施“雙業(學業和職業)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以“仁愛”德育培養“臉上有笑、心中有愛、手上有技、肩上有責、生活有趣”的“五有”學生。學校加強以“行知精神”為核心的師德教育和以“杏林精神”為核心的醫德教育,著力打造一支“師德和醫德并修、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共進”的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堅持“國際化、信息化、精品化、人文化”發展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與世界一流名校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南京醫科大學等高校,省護理行業學會、康復醫學會等行業組織,省人民醫院、市鼓樓醫院等醫療機構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了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榮譽稱號
學校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焦健康中國,聚力幸福教育,呵護生命、守衛健康、創造幸福,致力于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健康加油站”。多年來,學校育人萬千,屢獲殊榮,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性職業學校、江蘇省現代化示范性職業學校、省智慧校園、省德育先進校、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30強、學生管理30強。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專程到校視察,對學校在衛生與健康教育領域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肯定。同年,學校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中外辦學
2015年12月,在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與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簽署了合作辦學協議,其旗下的南丁格爾護理學院是目前英國排名第一的世界頂尖護理學院,我校于2016年在國家級江北新區與其合作建設南京南丁格爾護理學院,學院將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多元文化融合、教育培訓與研究一體的以護理、康復、養老服務為特色的護理職業學院,成為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基地、現代康復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基地、臨床護理專家型人才培訓基地、國際護理科學與教育研究交流中心、中英護理院校合作交流中心,培養具有國際水準的護理、康復及養老服務等方面專業人才,為南京建設國際健康服務社區、打造南京國際健康名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撐、文化支撐。
2、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簡介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是省衛健委直屬全日制公辦專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和省市三方共建學校。學校前身為新四軍軍部于1941年7月創辦的華中衛生學校,1958年成立鹽城醫學專科學校、鹽城中醫專科學校,1964年7月改辦江蘇省鹽城衛生學校。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后,較長時間承擔普通大專及本科的培養任務。1996年開始五年制高職招生,開展高等職業教育。2005年3月18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蘇政發〔2005〕25號)、教育部備案,升格為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2月起更名為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專業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鹽城。學校占地面積694畝,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超6億元,教學設備總值1億多元,圖書館藏書60.45萬冊。有護理學院、醫學院、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9個教學單位,開設護理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藥學等醫藥衛生大類專業19個。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社會地位
學校是中國職教學會衛生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衛生行指委康復治療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食藥行指委藥學服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醫藥衛生職業教育聯盟發起單位和主席團單位,江蘇省醫藥職教集團副理事長單位和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衛生高職院校教學協作會牽頭單位。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師資力量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現有校內外專、兼職教師912人,校內專任教師376人,其中教授39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294人,博士學位教師47人。有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教學名師1人、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7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5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3人。
3、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介紹
南京醫科大學創建于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藥院校。1981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學校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21個學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康達學院。在江蘇、上 海、浙江、山東等地擁有23所附屬醫院和50多所教學醫院。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6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784人。有教授169人、副教授 229人,有博士生導師422人、碩士生導師1746人(含附屬醫院)。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國家“千 人計劃”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江蘇特聘教授”16人,“國家級教學 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學校是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培訓基地。教育人才工作多次獲得江蘇省教育廳表彰。南京醫科大學專業設置
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 預防醫學、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人文醫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3個;博士后科 研流動站7個,學位授權點已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江蘇省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3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是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 學校設有19個本科專業、2個六年制雙學位專業和5個七年制專業(方向)。目前,在校生總數為1.3萬多人,已形成從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南京醫科大學教學配置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1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 心)。“十一五”以來,學校的科研水平不斷躍升,承擔了多項國家“863”、“973”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不斷實現新突破,發表的SCI論文 數量及論文影響因子迅猛增長。2014年,我校獲得23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再創歷史新高。連續四次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 學校現已建成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精品課程,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 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9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建 高校教學實驗室、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主編11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就業率始終保持在 95%以上,多次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南京醫科大學發展歷程
近年來,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活動,積極與國內外的高等院校建立形式多樣的聯系與 合作。學校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日本、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醫學院校或科研機構建立了雙邊合作、學術交流關系。學校于2002年恢復招收 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現有在校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500多人。 進入“十二五”,全校師生員工將認定新目標,凝心聚力,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積極推進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努力把學校建成一所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醫科大學,力爭在醫學人才培養、醫學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方面做出更大貢獻!衛校招生>衛校問答>江蘇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