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排名前八的護理專業學校有: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學校、首都鐵路衛生學校、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房山衛生學校、北京協和醫學院。
一、2025北京排名前八的護理專業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護理專業學校名稱 | 護理專業學校地址 |
1 |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北京市西城區南橫西街94號 |
2 | 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學校 |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永泰莊北路27號 |
3 | 首都鐵路衛生學校 | 北京市豐臺區花鄉張家路口107號 |
4 | 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 | 北京市昌平區東環路南段東側 |
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1號 |
6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市右安門外西頭條10號 |
7 | 北京房山衛生學校 | 北京市房山區城關大石河 |
8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市東城區東單三條9號 |
注:以上護理專業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北京排名前八的護理專業學校簡介
1、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
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簡介
昌平衛校始建于1973年。1986年經北京市政府批準、投資,單獨建立校址,正式成為北京市中等專業學校之一,辦學規模為640人。昌平衛校經過不斷地發展擴大,現已成為集普通中專、成人大、中專教育和昌平區在職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為一體的中等職業學校。 根據北京市政府2005年制定的中大力發職業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發展社區及農村醫療衛生工作作為今后發展的重點的指示精神,昌平衛校自2006年以來,徹底整頓校園秩序,提升現代化管理的能力,整治校園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借以適應新時期的要求。
根據北京市政府2005年制定的《北京市2005-2010五年發展規劃》中大力發職業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發展社區及農村醫療衛生工作作為今后發展的重點的指示精神,昌平衛校作為北京市僅被保留的五所中專衛護校之一,任務光榮而艱巨。昌平衛校自2006年以來,在新任校長鄧書林同志的帶領下,相繼進行了領導班子的調整、人事制度改革,徹底整頓校園秩序,提升現代化管理的能力,整治校園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借以適應新時期的要求。
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辦學規模
昌平衛校行政隸屬于北京市昌平區衛生局,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占地面積40.14畝,建筑面積1.7萬㎡。學校擁有五層教學辦公樓1棟,五層學生宿舍樓兩棟,三層教學宿舍綜合樓1棟及附助設施。學?,F有教學實驗室14個,多媒體教室29個。2005年9月,為配合實踐性教學,學校將原附屬醫院改為校內實訓基地,建筑面積1500㎡。
目前昌平衛生學校開設:護理3+2、護理4年中專、老年護理3+2、護理·助產、藥劑、康復治療、涉外護理、醫學檢驗技術共八項專業。
北京市昌平衛生學校學校成就
自1985年以來,學校共為北京市各郊區縣輸送中專醫技人員2485人,成人中專醫技人員和成人大專醫技人員2098人。開辦各種短期培訓班142期,近8900余人次的在職醫務人員參加了繼續教育。每年為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提供考場各26個,年均參考人員達4680人次。
1995年,在北京市高教局的辦學條件評估中被評為合格學校;1997年,學校教務工作順利通過了北京市教委的評估;1998年在北京市中專衛護校調整中,被北京市教委確定為保留下來的五所衛護校之一;2001年底順利地通過了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的綜合督導評估;2002年底,校園網建設在北京市教委評估中確定為合格學校。2003年9月,再次順利地通過了北京市教委的辦學條件評估。2003年7月,榮獲“北京市昌平區防控‘非典’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3月,昌平衛校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2、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京港大學聯盟成員,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和終身名譽校長。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三方發文共同建設首都醫科大學。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長學制學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專高職生2067人,留學生476人;成教學生5004人;學校本部設有10所學院和一所研究院;學校和附屬醫院有教職員工和醫護人員37795人,總建筑面積245.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07.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6億元;圖書館藏書155.5萬冊。
首都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5月,學校和附屬醫院有教職員工和醫護人員37795人(校本部1550人,附屬醫院36245人)。有院士6人,特聘顧問11人,正高職稱1974人,副高職稱3380人。其中教授738人(校本部101人,附屬醫院637人),副教授1245人(校本部228人,附屬醫院1017人);博士生導師439人(校本部83人,附屬醫院356人),碩士生導師839人(校本部143人,附屬醫院696人)。有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優秀創新團隊。
首都醫科大學科研成果
2010年至2015年,學校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國家教育部、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項目2554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289項),累計科研經費18.8億元;獲得各類各級獎勵7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北京市科技獎22項、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15項、中華醫學科技獎20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吳階平醫學獎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獲得專利授權297項。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免疫學、醫學圖像處理、生物信息檢測與處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臟內外科、腎移植、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口腔生物醫學、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兒血液病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2005年,以首都醫科大學王曉民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項目“神經變性病的機制和防治的基礎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制定和實施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亦稱973計劃)批準立項,資助總經費為3000萬元人民幣。
首都醫科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教育部、衛生計生委“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4個,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10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7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18門市級精品課程,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5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素質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1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和16名市級教學名師。2009年至2014年,學校獲得教育教學成果國家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北京市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
衛校招生>衛校地址>北京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