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遼寧排名前二的臨床醫學學校有:沈陽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
一、2025遼寧排名前二的臨床醫學學校一覽表
排名 | 臨床醫學學校名稱 | 臨床醫學學校地址 |
1 | 沈陽醫學院 | 遼寧省沈陽市黃河北大街146號 |
2 | 大連醫科大學 |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旅順南路西段9號 |
注:以上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是邦博爾衛校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5遼寧排名前二的臨床醫學學校簡介
1、沈陽醫學院
沈陽醫學院簡介
沈陽醫學院(Shenyang Medical College)簡稱“沈醫”,位于沈陽北部大學城,是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創建于1949年。2007年榮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09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截至2013年底,學院占地面積44.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6.8億元。設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臨床學院、護理學院等13個教學單位、26所教學醫院和149個實習基地。
沈陽醫學院建校成績
沈陽醫學院始建于1949年,是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建校65年來,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現已形成集本科、高職專科和繼續教育為一體的多層次辦學體系,先后培養了4萬余名德才兼備的醫療衛生人才,為國家衛生事業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3年7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3年10月,通過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沈陽醫學院校園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44.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3.8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億元。圖書館藏書96萬余冊,中外文期刊2232種。設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口腔醫學院、醫學應用技術學院、臨床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3個教學單位,2所直屬附屬醫院和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50個教學醫院和實習基地。
沈陽醫學院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員工4220人,正高級職稱336人,副高級職稱518人,其中校本部638人,正高級職稱81人,副高級職稱11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70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教師總數85.1%,聘請國內外名譽教授、客座教授70余人。面向全國招生,招生范圍為吉林、內蒙古、山東、江蘇、重慶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現有本、專科在校生8666人。畢業生醫學基礎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沈陽醫學院系院建設
學校有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兩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開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口腔醫學等15個本科專業和康復治療技術、藥學、醫學檢驗技術等14個高職專業。預防醫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和遼寧省示范專業,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專業為遼寧省特色專業。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公共衛生實驗教學中心和臨床教學實驗中心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預防醫學、病原生物學、生理學和病理學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病原生物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9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建有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病原生物學為遼寧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特色突出計劃立項學科和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環境污染與微生態實驗室、手外科組織工程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環境與人口健康實驗室為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心血管病實驗室、腦老化與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沈陽市食品安全與風險評價研究實驗室為沈陽市重點實驗室,醫學生物技術工程中心為沈陽市工程中心,人體科學展覽館為遼寧省科普基地,附屬中心醫院手外科為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沈陽醫學院教學成果
近五年,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縱向科研經費總計達2415.6萬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0余篇,SCI、EI、ISTP三大國際公認檢索數據庫收錄54篇;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獎5項,沈陽市科技進步獎21項,國家專利21項。與吉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71人。
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附屬中心醫院作為沈陽市西部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綜合實力居市屬醫院之首,編制床位1500張,是遼寧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遼寧省全科醫學臨床培訓基地、遼寧省全科醫學基層實踐基地及沈陽市醫療、護理、檢驗、營養質控中心、基層衛生人員培訓中心;以創傷外科為特色,手外科是優勢特色學科,在全國名列前茅,是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附屬第二醫院編制床位1400張,是遼寧省全科醫學臨床培訓基地、遼寧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心血管、周圍血管和心理專業為特色,以介入醫學為技術優勢,血管介入治療達到省內領先水平。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即沈陽二四二醫院、鐵法煤業集團總醫院、沈陽二四五醫院、瓦房店市中心醫院、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沈陽市骨科醫院、沈陽市口腔醫院和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均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或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先后與美、英、日、荷、澳、加等國家二十余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關系,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多次承辦國際、全國學術會議。200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目前有巴基斯坦、加納、尼日利亞等35個國家的800余名留學生在校學習。
2、大連醫科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簡介
大連醫科大學創建于1947年,前身為關東醫學院。1949年關東醫學院并入大連大學,更名大連大學醫學院。
1950年撤消大連大學建制,大連醫學院獨立。1969年大連醫學院舉校南遷貴州省遵義市,建立遵義醫學院。1978年學校在大連醫學院原址復辦,仍稱大連醫學院。1994年學校更名為大連醫科大學。學校已發展成為以醫學為主,文學、理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發展的醫科大學,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截止到2014年4月學校有博士、碩士研究生4100余人,本專科生9300余人,教職工及醫護人員7500余人,其中博、碩士研究生導師近1100人;設有23個普通本科專業,學校占地面積151萬平方米。
大連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4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及醫護人員7500余人,其中博、碩士研究生導師近1100人。學校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長期項目)”入選者1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3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
大連醫科大學科研成果
截止到2013年,學校縱向自然科學類科技項目中標338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4項;共有89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遼寧省政府各級科技進步獎66項。
2003-2013年期間,學校共中標各級各類科研課題784項,其中國家級課題90項,省部級課題234項,市級及其它課題460項。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85項,學校共獲得各級科技獎勵254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部級140項,市級112項。
大連醫科大學學術資源
截止到2013年1月,學校圖書館藏書以生物醫學為主體,兼有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社會科學及其他自然科學文獻。包括圖書、期刊、本校博士生和碩士生畢業論文、音像資料、多媒體光盤、光盤數據庫、電子期刊、網上數據庫等等。至2012年底,共有館藏181.23萬冊,其中電子館藏89.12萬冊。
《大連醫科大學報》反映多學科科研、醫療及教學的理論性學術刊物。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講座與綜述、技術方法、病例報告、短篇報告,醫學教育等欄目;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所引證。
衛校招生>衛校地址>遼寧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