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1:四川省衛生學校
四川省衛生學校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全省唯一的護理職業學院。學院秉承“明德、精技、濟世、創新”的校訓和“自強、至善、尚能、求真”的校風,堅持以“立德樹人、尚能精技、凸顯特色、創新發展”為辦學理念,以“立德為先,管理治院、人才強院、特色立院、實干興院”為辦院宗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強化為核心、以專業建設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產、教、研、醫結合,努力實現“培養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辦學目標。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擁有一支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勇于奉獻的教師團隊。現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63人,博士10人,副高以上職稱46人。
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特色專業帶頭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第三屆專家評議委員會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護理學本科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護理高職高專區域教材主任委員、四川省衛生廳護理學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衛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老年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專委會副會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護理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華護理學會護理院校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級特色專業負責人、國家中管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四川省中西醫結合特色護理學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科技廳科技進步獎和項目評審專家、第二屆四川省衛生廳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四川省優秀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成都市大中學校十佳青年教師、院級教學名師等。
教育教學設施完善,有各類專業實驗室235間,建有“護理實訓中心”、“醫學形態學實驗中心”、“藥學實驗中心”、“康復實訓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與德國牙科協會共建德國標準口腔修復工藝實驗室5個、牙科護理實驗室3個。建有滿足教學需要的計算機實驗室、語音室;有功能完備的校園網絡系統和廣播電視系統;有室內體育館、400米標準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設施。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68.90萬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單件價值800元及以上的3601臺(件),總共價值1646.86萬元圖書館建筑面積2498M2,建有500座閱覽室,擁有紙質圖書20余萬冊,期刊762種,建有50座功能齊全的電子閱覽室。
當今,高職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學院將緊緊圍繞辦學理念與目標,加強基礎建設,不斷提升內涵,加快學院發展,立足四川、輻射全國,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目標明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社會滿意的現代護理職業學院。
四川省衛生學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龍都南路173號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2: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前身系1918年加拿大基督教會創辦的仁濟護士學校,建國后,經歷數次易名,1953年更名為四川省自貢衛生學校。2012年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四川省自貢衛生學校基礎上建立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2014年1月,自貢市委、市政府將自貢市第一、四人民醫院作為學院的附屬醫院,形成了“一校兩附院”的運行體制。學院為公辦普通高等學校,主要實施專科層次的高等醫藥衛生職業教育。
學院座落在富有盛譽的“鹽之都、燈之城、龍之鄉”的旅游城市自貢,現有基礎教學部1個、臨床教學部2個,占地面積653.81畝,建筑面積123812平方米。現有教室149間,其中多媒體教室124間,配有視頻點播系統的普通教室100間,教學用計算機1002臺。現有固定資產總值近1.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5402.59萬元。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暨南大學華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第六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康復醫院等優質實習基地96個。
學院現有教職工415人,其中現有專任教師245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61人,博士1人,碩士76人。通過引進、培養專業建設帶頭人、聘請行業專家深度參與教學、打造優秀教學研究團隊,建設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目前,兩附院師資庫兼職教師623人,每學年200余名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教學任務。
學院設有普通高職、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普通中職、成人大專辦學層次,開設有臨床醫學、針灸推拿、護理、康復治療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助產、醫學美容技術、中藥學10個專業,其中省級“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市級“產教融合”試點專業1個,院級特色專業1個,重點專業1個,逐步形成了以醫學教育為主體,適應省市區域衛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截止2017年8月,共有在校生6803人,其中全日制專科學生4965人,中職學生1405人,非全日制專科學歷教育學生433人。
圖書館建筑面積2638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0余萬冊,紙質期刊288種,電子期刊和論文91475冊(20T),電子書45214冊,可供檢索和下載的電子書約270萬冊。其中醫學專業圖書12.34萬余冊,醫學專業期刊131種,能滿足專業教學需要。學院信息化建設實現校園有線網絡全覆蓋,無線網絡部分覆蓋。建有教務系統、圖書系統、教學資源系統、精品課程錄播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考務系統、辦公系統、物資系統等教學、管理應用系統十余個,開通了校園門戶網站。
學院為廣大教師搭建了快速成長的平臺,通過“請進來”“送出去”學習、崗位實踐鍛煉等多形式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師。2014年以來,我院教師公開發表發表學術論文201篇,其中核心期刊22篇;參編教材120人次,其中主編17人次,副主編23人次;承擔廳市級科研項目39項,院級科研項目52項;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四川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自貢市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自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多名教師在國家級、省級教學技能比賽中榮獲一等獎;1名教師參加全國衛生職業教育藥理學研究會2017年教學與學術會議暨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特等獎。教師中先后涌現出了2名教育系統全國勞動模范和優秀教師,1名省勞動模范、1名省級優秀教師、6名市級先進個人。
近三年,學院護士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均為95%左右;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2014、2016、2017年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護理專業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二等獎,連續三屆蟬聯四川省高職護理技能大賽一等獎,獲省首屆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養老護理組冠軍;醫學影像技術、檢驗、臨床醫學等專業學生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多項獎勵。近年來,學院先后承辦全省中高職護理技能競賽、全國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技能大賽等重大賽事,使學院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中初顯。
學院重視產教融合,學院與德國蕾娜范集團等3家境外合作單位,與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杏林醫藥連鎖責任公司、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梵恩詩產后康復有限公司、德林義肢康復器材(成都)有限公司、重慶中鐵任之養老產業有限公司等20余家國內企業達成合作關系,以訂單式培養、共建實訓基地、引入企業資源、校地合作等方式開展了22個項目。2016年學院牽頭組建政府、學院、醫院、藥企、養老機構等共同參與的衛生康復職業教育集團。集團第一屆理事成員單位33家,其中院校6家,醫療單位8家,企業18家,慈善機構1家。
學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綜合改革工作,2015年以來,投入100余萬資金用于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建設。目前,創新創業俱樂部面積1500平方米,有20個創業項目入園。2016年俱樂部創業營業額近200萬元,帶動就業人數100余人,學生創業項目獲得“挑戰杯”全國創新創業創效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四川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省銅獎2項,建成“自貢市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俱樂部”。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德國、韓國、日本、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10余所高校或行業協會建立了教育交流與合作關系,大力開展學術交流互訪活動。目前學校與韓國南首爾大學、韓國金泉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結為了“姐妹學校”,與德國蕾娜范集團開展校企合作。近年來,我院師生赴港臺赴韓日交流學習6批次36人,向德國、日本輸送了數名護士就業,向韓國金泉大學選送了留學生,參加韓國大邱國際美容美妝大賽榮獲皮膚護理組特別優秀獎,美甲、彩妝、護膚優秀獎。
近年來,學院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教育質量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終身發展能力為目標”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學院現為全國醫學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指定教學基地、自貢市醫學職業技能鑒定站、自貢市全科醫學培訓站、自貢市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中心、川南口腔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學院先后被表彰為全國學習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醫護英語水平考試先進考點。四川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先進單位、四川省藏區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學校,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省高校先進服務型黨組織。
建校90多年來,學校共向社會輸送了2萬余名優秀的大、中專畢業生,與國內數百家醫院和醫療服務機構合作,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畢業生供需關系,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就業穩定率高,就業質量好,受到用人單位和家長的一致好評。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已成為各級醫療單位的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為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臨職業教育大好發展形勢,學院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在自貢東部新城建設學院新校區,有機整合教育、醫療、養老康復、醫療服務平臺。立足校情,追趕新時代要求,學院將立足川南、面向四川、輻射全國,到2025年基本建成獨具特色、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創新型現代化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位于:四川省自貢市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3:成都鐵路衛生學校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成立于1947年,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部德育實驗基地,護理專業是教育部首批示范專業,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職業教育先進學校。
學校立足四川,輻射西南,面向全國,招收高、初中畢業生,培養中、初級衛生保健人才,引領輻射能力強。設有日語護士班,與日本久留米大學等開展聯合辦學,每年有多名學生赴日深造,并開設赴沙特阿拉伯護士培訓。
學校有著60余年的辦學歷程,有著良好的管理文化傳承,形成了較為規范的管理制度。構建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德育管理模式,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注重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發揮醫護文化的獨特育人作用。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博學、篤行、仁愛、惠眾”為校訓,形成了“仁愛、和諧、尚美、進取”的校風。實行全日制、公寓化、半封閉式管理。注重將“嚴字當頭”的管理理念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受到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好評。
學校開設有護理、口腔醫學、口腔工藝技術、藥劑、檢驗等十余個專業。現有注冊學生8000余人,在校學生6300余名,100余個教學班。09年秋季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定點學校。
學校有在崗教職員工180名,專任教師近100名,其中高級講師37名,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52%。教師科研實力強。近年來,有20余名教師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40余名教師60余人次參加教育部、衛生部規劃教材編寫,分別擔任主編、副主編、編者。
學校是2009年8月,投資1.5億元興建的一所嶄新的現代化學校。占地300畝,位于成都市郫縣古城鎮,建筑面積54000余平方米。教學大樓配備與互聯網相通的網絡系統、數字化廣播、電視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實訓大樓建有模擬醫院工作環境的“護理實訓中心”以及“口腔醫學實訓中心”、“機能學實驗室”等,護理實訓中心建有基礎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等7個專科實訓區。圖書館總藏書量15萬冊、中文期刊322種、網絡信息點1358個。學校學習、生活、運動分區合理,生活設施配套。綠樹環繞,湖水蕩漾,環境優美。
學校以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支撐,建有廣泛的就業網絡。畢業生在鐵路、部隊及地方各級醫院、醫藥公司及境外機構從事醫務工作。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8%以上。
學校附屬醫院位于江蘇邳州,現有職工155人,開放床位200張,是一所以創傷外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學校正在校區內籌建第二附屬醫院,擬投資1.5億,按二甲醫院標準設置,開放床位300張。
學校與川北醫學院開展密切合作,先后開設護理、臨床醫學、口腔工藝、口腔醫學等專業成人大專學歷教育及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專業,開設護理專業自考本、專科助讀班。
學校的中長期辦學愿景是:建設四川省內領先、西部一流,向社會提供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的衛生類職業技術學院,并向社會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學校定位是:立足成都,面向全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兼辦高職、中職,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以護理、口腔專業為龍頭,多層次、立體化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位于:成都市蜀源大道三段566號(郫縣古城鎮)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4: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
四川省成都衛生簡稱成都川科衛校是經國家教育部備案,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農學、醫學等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全日制、綜合性、應用技術型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國統一招生,在校生規模18000余人。學校秉承“修德、技精、勤思、協作”的校訓,圍繞“授人以漁,能力為本”的教育理念,踐行“用明天的主流技術培養今天的人才”的宗旨,在“傾力打造成都重點護理學院”辦學愿景的指引下,致力于培養具有能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學校占地面積2000余畝,共有天府新區新校區、團結校區、唐元校區。
學校投入上千萬元,建設有護理專業實驗實訓大樓,教學設備齊全,設備完善,配有功能完善的解剖實訓室、生理病理實訓室、基礎護理實訓室、內科護理實訓室、外科護理實訓室、婦產科護理實訓室、兒科護理實訓室、口腔護理實訓室等基礎課、專業課實驗實訓室。對每門專業主干課程。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者型、專家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同時聘請全球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工程師”、“能工巧匠”等一線技術人員擔任兼職院長、兼職專業帶頭人、兼職教師,全程參與培育人才。學校現有教職工1000余人,“雙師”素質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5%,企業一線師資的數量與專業專任教師總數之比達到1:1以上。學校本部均派出了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課教師進行專業教學,實習實訓教師均來自醫院臨床護理工作一線,具有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為培養高質量護理人才提供和可靠保障。
學校秉承幾十年一貫嚴謹治學的校風,通過幾代人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在醫藥教育、臨床實踐、科學研究中形成了嚴謹求實的風格,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培養了一支思想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現已成為目前西部地區中等衛校中規模最大、專業門類最全、師資力量雄厚的衛生職業學校。學校現有教師32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18人。學校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實行“一書多證制”。學生在畢業時除可獲得普通中專畢業證書外,通過考試還可取得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及專業技能合格證書,也有資格報名參加執業助理(中)醫師、護士執業的考試。
學校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嚴格按省教育廳、省衛生廳對中專學生提出的“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管理,學習習慣管理,健康身心管理、美育、勞動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實用型中等專業人才。學校對品學兼優的優秀生將給予減免學費并提供適當的獎學金;經濟確有困難的同學可申請適當助學金或安排勤工儉學。
近幾年來、學校與成都市人才流動服務中心衛生分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附院、中央及省在蓉醫療單位、軍隊醫院、各類制藥廠、成都市各醫療衛生單位等上百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穩定的畢業生供求關系。畢業生就業推薦率100%,就業率常年保持在85%以上。
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位于:成都市羊市街鸚哥巷2號 文家場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5: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
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占地183畝,校舍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學校依托于四川大學,擁有的一流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93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53人,具有行業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73人。學校教學設施先進,擁有多媒體教學大樓、語音實驗室,設有護理學、藥劑、口腔工藝技術等基礎和專業學科實驗室20個,計算機室(200臺)。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更名為四川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衛生部直屬學校),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和四川大學合校后更名為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2009年學校搬遷至四川大學華西青羊校區辦學,經四川省衛生廳“川衛函(2009)140號文”批準,從2010年起恢復招生。
校區依托學校寬厚的學科優勢,設立了本科、專科學歷層次,開設了臨床醫學、護理學、助產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口腔工藝技術、預防醫學、中醫保健康復、藥劑學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等專業。
學校構建了一支師德優良、專業精通、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專業課均由具有豐富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的教授、副教授、講師等執教和帶習,他們淵博的理論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使教學質量得到充分的保證。學校依托華西醫科大學強大師資,在校正高級職稱45人,副高級職稱58人,高等醫藥從業老師28人,中等醫藥從業老師39人。
學生體育活動場地和配套生活設施齊全,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求學的好地方。學校擁有21所以三甲、三乙醫院為主體的教學實習基地,可以充分滿足學生見習、實習的需要。
學校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實施封閉式管理。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針,長期以來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合格畢業生,成為當地醫療衛生單位的骨干力量。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收費,收費規范合理,每年都提供獎、助學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和資助部分特困學生。
四川大學附設華西衛生學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黃田壩高坎村310號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6:四川省宜賓衛生學校
四川省宜賓衛生學校創建于1917年,1981年被確定為“四川省重點中等專業學校”,2000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原校址位于宜賓市翠屏區城區,新校區位于翠屏區南岸西區西延線瑤灣路300號,占地面積282畝,建筑面積9.8萬平方米。學校目前開設有護理、藥劑、助產、醫學檢驗、口腔修復工藝、康復技術、農村醫學等中專專業,五年高職(大專)開設護理專業,學校還與四川大學等聯合舉辦護理專業成人大專學歷教育。學校護理專業是四川省省級重點專業。
學校原校址位于宜賓市翠屏區城區,新校區位于翠屏區南岸西區西延線瑤灣路300號,占地面積282畝,建筑面積9.8萬平方米。學校目前開設有護理、藥劑、助產、醫學檢驗、口腔修復工藝、康復技術、農村醫學等中專專業,五年高職(大專)開設護理專業,學校還與四川大學等聯合舉辦護理專業成人大專學歷教育。學校護理專業是四川省省級重點專業。師資力量學校現擁有兩所“二級甲等醫院”作資金保障,有足夠的經費用于教學實驗儀器設備、試劑等供學生教學和實驗操作。
學校現有教職工230人,其中,高級職稱66人,中級職稱56人。學校擁有一支以省、市先進教師和市拔尖人才、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為代表的敬業愛崗,開拓進取的教師隊伍,師資力量居全省同類學校前列。[1]學校現擁有兩所“二級甲等醫院”作資金保障,有足夠的經費用于教學實驗儀器設備、試劑等供學生教學和實驗操作。學校強調常規化,落實教學環節,保證教學質量;強調科學化,在創新中發展,將學生的執業準入考試及臨床實踐與學生的日常教學相結合;強調信息化,加強對外交流,切實解決學生實習與就業問題;強調學習終身化,創造條件。
近年來,學校適度控制招生規模,注重內涵建設,嚴格實行擇優錄取新生,生源質量逐步提高。加強教育質量管理,畢業生綜合素質高,臨床實際操作能力強,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總就業率在93%以上,其中護理專業就業率達100%。現學校畢業生分布于北京、成都等全國十余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不少已成為用人單位的優秀骨干人才。
學校近期的發展目標是升格為衛生職業學院,在發展道路上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的辦學理念,遵循辦學規律,面向農村、面向社區、面向基層,走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之路,強內涵、抓質量、促發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醫藥衛生技術人才。
四川省宜賓衛生學校位于:宜賓市翠屏區文星街109號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7:雅安職業技術學院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是2002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國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由原雅安教育學院和原雅安衛生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是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培育)立項建設院校。
學院設有醫學系、護理系、藥學檢驗系、教育系、旅游經濟管理系、機電與信息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基礎醫學部8個教學系部及一所綜合性附屬醫院,開設高職高專專業49個。
專業設置: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醫骨傷、針灸推拿、口腔醫學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公共衛生管理、眼視光技術、醫學美容技術、護理、助產、健康管理、護理專業涉外護理方向、醫學影像技術、醫療設備應用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加工技術、藥學、中藥、衛生信息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茶藝與茶葉營銷、學前教育、語文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特殊教育、早期教育。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育才路130號
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8:內江衛生與健康職業學院
內江衛生與健康職業學院(NeijiangHealthVocationalCollege)是2019年3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專科層次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9年5月經教育部備案,學校由內江市人民政府舉辦。主要負責實施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兼辦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承擔內江市部分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學校有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內江市中醫醫院兩所三甲醫院為直屬附屬醫院。
學院占地443畝,一期建成校舍建筑面積12.99萬平方米,階梯教室23間(包括學術廳2間)、普通教室65間;實驗(訓)樓3棟2.3萬平方米119間;學生宿舍778間;一個地下停車場,共550個車位;圖書館1棟,有紙質圖書9.5萬冊、電子圖書15萬冊、電子期刊8000種5000萬篇。2021年在校生規模4500余人。
學院核定編制390人,現有專兼職教師260人,具有碩、博士學位93人,副高級及以上職稱107人,雙師型教師151人,外聘專家6人,擁有神經學、心理學、呼吸內科等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學校已成功立項省級課題一項,申報省級課題5項,市級3項。學院以舉辦學術活動月為抓手,積極培育校園科研學術氛圍。學院將每年11月定為學術活動月,有計劃性和針對性的集中開展各類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活動。在2019年11月首屆學術活動月期間,學院邀請了省內外高校和醫院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專家,緊扣學院的學科方向和學生的結構特點,開展了與師生專業知識、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職業規劃、成長成才等相關內容的學術報告12場,1萬余人次參與各類學術報告中。
內江衛生與健康職業學院位于: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漢安大道東四段368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四川公辦助產護理學校排名榜(2025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衛校招生>衛校問答>四川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