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1: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簡介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中藥為主,醫理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高校。座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南岸,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六和塔”隔江相望。 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53年6月的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正式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2000年3月,整體遷至現址。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 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獲得港澳臺地區招生權、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是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國家重點學科的高校,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工作基地。 下設12個學院,舉辦1所獨立學院(濱江學院),建有14個研究機構,擁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1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626人(含獨立學院),其中本科生10585人、碩士生1643人、博士生171人、留學生227人。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不斷提升學科專業水平。現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42個,其中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級學科2個、重中之重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7個。 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點14個,覆蓋中醫、中藥2個一級學科和中西醫結合臨床二級學科;碩士點48個,覆蓋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6個一級學科和生物化工二級學科,以及自主設置的聽力學、中醫藥衛生事業管理、中醫藥信息學、中藥市場營銷、中醫藥生物工程學、實驗動物與比較藥理和口腔修復重建醫學等7個目錄外碩士點;具有臨床醫學(中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本科專業26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浙江省重點(優勢)專業14個。中醫學入選首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中醫學、臨床醫學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擁有國家教學團隊1支、國家精品課程9門。 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先后兩次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現有校本部教職工1035人,正高職稱303人(含附屬醫院);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0人、浙江省“千人計劃”人選5人、衛生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浙江省教學名師7人、浙江省名中醫40人、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2014年學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學校堅持學術興校,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實力。擁有血液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3個、國家中醫藥科研重點實驗室10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4個、浙江省公共科技條件平臺2個、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4支。 近五年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84項。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 辦有《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浙江臨床醫學》2種學術期刊,其中《學報》是全國對外發行最早的中醫學術刊物之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被美國《化學文摘》、波蘭《哥白尼索引》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 先后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以及麗水市、海寧市、衢州市、磐安縣等市縣(區)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已與美國、德國、英國、巴西、日本、韓國、香港、澳門、臺灣等28個國家與地區的62個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招收了52個國家與地區的國(境)外學生,先后聘請了40余位外國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浙江中醫藥大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濱文路548號
杭州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2: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是浙江中醫藥大學利用現有的優質教育資源、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00年1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同年秋季開始招生。2004年11月,獲得教育部重新確認。2007年2月,依法完成登記注冊,取得獨立法人資格。 學院立足于浙江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立20個本科專業,分屬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五大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4146人。 學院設有中醫系、臨床醫學系、針灸推拿學系、藥學系等13個系及體軍教研室、社科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280人,其中專職教師93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14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209人。 建院以來,全院師生員工秉承浙江中醫藥大學“求本遠志”校訓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規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模式,依托母體學校的辦學優勢,以特色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積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性強,擇業面廣的應用型人才。 學院現址位于錢塘江南岸。由于條件限制,缺少獨立校園,長期與母體學校同校址辦學。根據教育部第26號令及省政府、省教育廳的要求,學院積極開展新校遷建工作。2009年4月,浙江中醫藥大學與富陽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框架協議書》。 2010年7月,與富陽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富陽市人民醫院、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三家單位正式簽訂《共建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協議書》,確定學校新址落戶富陽市富春街道高教園綜合體內,占地面積500畝,規劃校舍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概算10.9億元,學生規模近期5000人,遠期7000人。 新校園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進行建設,預計2014年12月前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建設將于2016年9月前完成。 經過10余年的發展與建設,學院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在舉辦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將不斷加強內涵建設,規范辦學,加快建設,力爭建成為一所以中醫藥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管理規范、特色鮮明、功能完善、質量優良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教學型獨立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位于:中國 浙江 杭州
杭州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3:杭州醫學院
杭州醫學院(HangzhouMedicalCollege),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醫學院校,也是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唯一一所直屬的醫學本科高校。
現有臨安、濱江、黃龍三個校區和青山湖科創中心。學校占地754畝,校舍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01億元,建有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全文資源等20余種國內外權威專業數據庫;有直屬附屬醫院1家(浙江省人民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14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近兩百家。
學校在職教職員工1000余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5人次,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高等學校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省“萬人計劃”杰出人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等75人次。有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省勞動模范、省最美教師等14人,全國、全國科技系統、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4人,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8人。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擔當。杭州醫學院正緊緊圍繞浙江省“兩個高水平”建設目標,堅持教育初心,潛心立德樹人,以培養具有國家意識、人文關懷理念、求真博愛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為根本任務,以建設醫教研協同、產學研用一體、特色鮮明、具有獨特優勢的高水平應用型醫科大學為目標,不斷增強辦學實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醫學教育,為浙江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貢獻杭醫力量。
杭州醫學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臨安區頤康街8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杭州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2025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衛校招生>衛校問答>浙江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