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1:貴陽市衛生學校
貴陽市衛生學校坐落于貴陽市市區,創建于民國28年(1939年),前身是貴州省立貴陽高級醫士職業學校,1950年先后與省立貴陽高級護士職業學校、贛東北軍區衛生學校、省立遵義高級醫士職業學校合并,改名為貴州省衛生學校,屬省衛生廳。1961年,學校更名為貴陽市衛生學校,改屬市衛生局。校址解放前與虹橋,解放后遷次南門外蘆花村。
學校分別于1981、1994年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1999年學校14個專業通過貴州省中等醫學教育專業認證,2000年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92人,其中高級職稱26人,中級職稱75人。學校設有護理、助產、婦幼衛生、藥劑、醫學檢驗、預防醫學、民族醫士、中藥士、藥品檢驗、計劃生育、病理檢驗、全科醫士、美容技術與護理等14個專業。
1998年學校與省電大聯合辦學開辦高級護理大專班,2000年與貴陽醫學院聯合辦學開設高級護理大專班。經上級批準,從2001年起開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大專),招收藥劑、檢驗、護理三個專業的學生150人。學校還面向學生和社會開辦計算機及美容、美發技能培訓。
學校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有電教中心、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語音室、整體護理模擬病房、護士工作站、ICU(重癥監護)室、美容、美發技能訓練室外等學科實驗室,擁有紫外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議、熒光測定儀、電子血球計數儀、熒光顯微鏡、微生物分析系統細菌鑒定及藥敏測試儀等一大批高級精密儀器。學校圖書館藏書15萬冊、各種期刊近600種。學校辦有制藥廠和門診部,有穩定的實習基地35人。學校一貫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衛生工作方針,數據深化改革,注重素質教育,規范管理,提高教學質量。60年來,培養了15000多名實用性中等醫藥衛生人才。先后被子評為“貴州省教育戰線先進單位”、“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集體和市區精神文明單位”。
2006年貴陽衛生學校升格為貴陽護理職業學院.2009年搬遷至貴陽市金陽新區石林西路2號,比鄰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貴州省武警總隊。
貴陽市衛生學校位于:貴陽市觀山湖區石林西路
貴陽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2:貴陽中醫學院
貴陽中醫學院創建于1965年。建院以來,學校秉承“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堅持“發展為先、質量為本、創新為源、育才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養高等中醫藥人才為己任,已發展成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支撐、辦學層次較為齊全,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中醫藥本科院校。2006年被省政府批準成為“省級重點支持建設高校”,2008年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學校地處貴州省省會城市貴陽,現有南校區、北校區和花溪新校區3個校區,占地1800畝。其中花溪新校區占地面積1513畝,省發改委批復建設面積55萬平方米,規劃容納學生1.7萬人,工程總投資17億元。目前已入住學生5000人。 現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和教學部,有中醫研究所、中藥研究所、民族醫藥研究所等10個科研機構,以及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兩所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8所臨床實習(教學)醫院、17個非醫類專業實習基地。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一附院為“全國重點中醫院建設單位”、“衛生部全國骨傷醫師進修基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藥物試驗機構”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苗醫苗藥治療慢性疼痛重點研究室建設單位”,二附院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重點建設醫院”。 現有中醫學等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內科學等20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專業、全科醫學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獲準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工作及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工作。現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其中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合作)1個、省級工程中心5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1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1個。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病)11個、省級重點專科16個。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11781人,其中本科生10640人,碩士研究生650人。設11個本科專業(30個專業方向),其中省級示范專業9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現有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9個(包括特色專業4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中藥學專業綜合和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實驗示范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質量工程”項.貴陽中醫學院位于:貴陽市花溪區大學城棟青南路
貴陽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3:貴州醫科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GuizhouMedicalUniversity),簡稱貴醫,始建于1938年,原名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于教育部的全國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更名為貴陽醫學院。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之一,貴州省屬重點高等院校,貴州省唯一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2015年正式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
截至2015年04月,學校有2個校區,占地面積1800余畝,在校全日制學生14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億余元,圖書館藏書121萬冊,數字圖書4952GB。設有20個教學單位,27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社會學科、文學、工學、管理學等六大學科門類。在職職工14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50余人,正高職稱220余人、副高380余人。
截至2015年04月,學校設有20個教學單位: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研究生院、護理學院、醫學檢驗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口腔醫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社會科學教學部、法醫學系、麻醉學系。有27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社會學科、文學、工學、管理學等六大學科門類。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在職職工1417人,專任教師106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59人,正高職稱235人、副高417人。
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有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二層次專家3人、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4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貴州省教學名師”12人、“貴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2人、“貴州省優秀教師”5人,貴州省“十百千人才計劃”十層次人才1人、“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3人、貴州省核心專家6人、貴州省省管專家2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4人、“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3人、二級教授18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此外,學校柔性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院士、諾獎得主24人擔任客座教授。
貴州醫科大學位于:貴州省貴安新區大學城貴州醫科大學
貴陽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4:貴陽醫學院
貴陽醫學院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省屬重點高等院校,成立于1938年,原名國立貴陽醫學院,是當時隸屬于教育部的九所國立醫學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現為貴州省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全省唯一的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首任院長李宗恩教授是我國早期熱帶病學專家和醫學教育家。建院初期,大批醫學先驅云集我院,如:生物學家林紹文、病理學家侯寶璋、生物化學家湯佩松、內科學家張孝騫、傳染病學家王季午、外科學家朱懋根與沈克非、婦產科學家楊崇瑞與李瑞林、公共衛生學家朱章賡等,為我校醫學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地處祖國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貴陽,擁有2個校區,校園面積共計1868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億余元。設有20個教學單位(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研究生院、護理學院、醫學檢驗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口腔醫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食品安全學院、生物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社會科學教學部、法醫學系、麻醉學系),6所直管附屬醫院,8所非直管附屬醫院,6所教學醫院。 學校現有基礎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6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5個。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高等學校示范性本科專業8個,國家級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各2個,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1項、省級2項,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7個,學校有省級精品課程17門,在近兩屆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校獲得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7項,其中特等獎2項;有省級重點學科7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衛計委認定的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4個。 學校積極搭建高水平科研平臺,有國家和部級科研平臺11個,省級23個;各級科研創新團隊15個。其中,有國家科技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貴州省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擁有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貴州省首批院士工作站1個;2010年以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552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30項,發表學術論文3490篇,其中核心期刊1709篇,SCI、SSCI、CPCI、EI收錄共計489篇次。主編或參編學術專著66部。2010-2014年,學校共獲國家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在地方病研究、中藥民族藥研發、組織工程干細胞生物醫藥研究、病原生物學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成績突出,成果斐然。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413人,其中專任教師991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755人,其中博士249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教師578人,其中正高職稱220人(教授140人,主任醫師69人,其他正高職稱11人)。師資隊伍中有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一二層次專家3人,原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核心專家6人,省管專家2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7人和省政府特殊津貼34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省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2人,獲得國家和省級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70余人次。近五年柔性引進“候鳥型”人才18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美國生物醫學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 文化建校,四時韶樂旋飛凰;質量立校,草木蔥蘢綻艷芳;人才強校,馬善奔馳鳥善翔;科研興校,萬物崢嶸百事旺。七十多年來,貴醫人始終銘記學校創始人李宗恩院長提出的“誠於己,忠于群,敬往思來”的校訓,以本科辦學開局,弦歌不輟,從未放松肩負的使命,也從未放緩前行的步伐。已累計為國家培養了5萬余名本、專科生和4000余名博碩研究生,為貴州乃至全國的醫藥衛生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今天的貴陽醫學院已初步建設成為校園整潔美麗、儀器設備先進、人才實力雄厚、醫療條件全省最強的充滿現代化氣息的省屬重點醫科大學,正朝著建設“具有明顯特色、西南一流、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醫科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貴陽醫學院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北京路9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貴陽公辦臨床醫學學校排名榜(2025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衛校招生>衛校問答>貴州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4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