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衛生學校)創建于1957年,有五十余年的辦學歷程,為社會培養了大量衛生職業技術人才。學校堅持“素質為先、技能為本、醫技為主、全面發展”的培養宗旨,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
學校聚焦國際先進標桿,引入國際行業標準,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芬蘭、澳大利亞、挪威、荷蘭、新西蘭等國的院校開展護理教育教學合作項目,形成了國際化合作辦學特色。
多年來,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凸現辦學特色與品牌效應,成為上海一流、國內知名的衛生相關類中等職業教育的示范學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設總校(新校區)、嘉定校區、臨床一分部(瑞金醫院內)、臨床二分部(市九院醫院內)、臨床三分部(新華醫院內)等校區,設有浦東新區、金山、南匯、寶山等四個分校。2006年9月學校新校區正式啟用,坐落于南匯周浦地區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周祝公路279號),占地面積384畝,可容納4000余名學生。
學校擁有國家財政和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的上海現代護理公共實訓中心、上海現代醫學檢驗公共實訓中心、上海口腔醫學技術公共實訓中心、上海現代眼視光技術公共實訓中心、上海現代藥學公共實訓中心等,是本市開展多種形式衛生職業培訓的重要場所。學校的現代化計算機教室、數碼互動形態學實訓室、多媒體語音教室、現代化報告廳、演講廳、圖書館、運動場(400米環形跑道、足球場)、籃、排球場、健身房、體操房、乒乓房以及4萬余平方米的學生公寓,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現代化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新校區采用智能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無紙化辦公的教育管理網絡系統,校園網向全校師生提供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務,形成了集教學、科研、管理的數字化控制體系。
學校目前專職教師中具有中、高級職稱占84%,擁有教學經驗和臨床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達40%。學校目前擁有數十名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常駐外籍教師。建立了一批權威的專業發展指導專家和一支高素質的實習、實訓帶教隊伍,分布在醫療設施齊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各附屬醫院、其他三級甲等醫院及相關行業內。
學校以就業為導向,設置了醫工、醫文復合型特色專業:
◆護理專業國家級重點示范專業
◆護理(中英合作)專業上海首個獲市教委核準的中外合作中等醫學相關類專業
◆醫學檢驗專業上海市重點示范專業
◆口腔工藝技術專業上海市A級專業
◆藥劑專業重點建設專業
四次蟬聯上海市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上海市首批由政府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全國職教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七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職教先進單位;上海市百所重點建設的中等職業學校;首批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特色實驗學校;兩次蟬聯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行為規范示范校;兩次蟬聯上海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上海現代護理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位于:徐匯區梅隴路21號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2: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努力實踐“秉學厚德,擎術濟生”的校訓,對接國家、上海衛生事業發展,建設具有上海品牌、國內示范、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衛生類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高素質、技能型的醫藥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探索“工學結合”的相關醫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扎實推進“校企(院)合作、產學一體化”的辦學模式和發展道路。學校聚焦國際先進標桿,引入國際行業標準,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形成了國際化合作辦學特色。
2006年,學校整體搬遷至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新校區建設完成。同年,在上海市教委、交大醫學院的關心指導下,全校師生共同奮斗,學校成功躋身本市惟一首批重點建設的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行列。經過十年勵精圖治的艱苦努力,特別是三年“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過程,學校的辦學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逐漸形成了工學結合、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國家級和市級教學團隊與教學名師的示范效應、環境與設施一流的實驗實訓中心、綜合能力較強、職業素養較高的學生、良好的社會聲譽與就業環境、成果顯著的國際化辦學特色等一系列優勢條件。
2009年,學校取得了示范校項目驗收和新一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評估的“雙豐收”,得到專家、領導的一致好評。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大大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實力,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全校上下以此為動力,繼往開來,奮發有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匯聚產學結合、校企(院)聯合、工學融合的醫藥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高地。
學校緊跟社會經濟的發展,力求滿足醫療衛生事業對衛生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目前開設的專業有護理學、護理學(中美合作)、護理學(口腔衛生)、護理學(助產)、護理學(兒科)、醫學檢驗、口腔醫學技術(口腔工藝技術)、藥學、眼視光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等專業還有2011年新開設的校醫專業以及由和上海市各區政府簽訂定向培養開設的鄉村醫生(臨床)和院前急救專業(臨床)。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衛生技術學院,成立于1999年,是上海市培養醫學相關類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于2003年由上海市教委審批成為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建設院校。學校以護理學為龍頭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上海市醫學類高職院校中惟一的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點建設基地。護理學(中美合作)專業也是上海市教委批準的中外合作教學項目。
學校本著“素質為先、技能為本、醫技為主、全面發展”的辦學方向和“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服務定位,面向上海及全國各其他省市招收高中畢業生、“三校生”(中專、職校、技校),文理兼收,實施高質量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畢業生在取得國家統一頒發的高職學歷文憑的同時,擁有多張職業技能證書,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就業率達98%以上,就業單位覆蓋本市各級醫院、醫藥企事業單位等,成為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實用型高級衛生職業技術人才。其中中美合作護理專業畢業生參加美國國家注冊護士考試通過率與美國本土學生通過率相當高。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位于:浦東新區周祝公路279號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3:上海中醫藥大學
創立于1956年的上海中醫藥大學,是新中國誕生后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屬高校中唯一的一所醫科類重點特色院校。1985年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成立,目前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管理機構,學校校級領導兼任研究院院級領導的管理體制。學校位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內,占地500余畝,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在上海建設“創新型城市”戰略布局中,已成為“張江藥谷”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校5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校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校擁有600多名專家和教授,2名兩院院士,30余名全國名中醫、上海市名中醫以及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等。1999年,我校首批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的評估,并于2007年再次被評為“優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中醫院校前列。
學校有14個二級學院及部門和中心,3所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6個附屬及共建研究所,10個研究中心;成立了由上海19家中醫機構組成的醫教研聯合體。有3個教育部基地:中國大學生武術訓練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是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社會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生規模為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其中博士生400余人、碩士生1500余人,本專科高職學生5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中港、澳、臺地區學生200余人、長期外國留學生近9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1900余人。每年有來自日、韓、俄、法、英、美、德、意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短期留學生1000余人次。
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特色專業點”建設高校。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中藥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3個碩士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專業覆蓋全部中醫藥學科。在2010年的全國博士后流動站評估中,中藥學科被評為全國唯一的中藥一級學科“優秀”流動站。有29個本、專科專業(方向),除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臨床本科專業外,還設有護理學、營養學、康復治療學、藥學等專業。學校還有12個繼續教育的本、專科專業。學校已與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研、教學、醫療等合作關系。學校設有兩個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分別是中英合作藥學、中英合作護理學項目。
現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中醫外科、中藥學、中醫內科及中醫骨傷科學,另有國家重點學科(培育)2個:中醫醫史文獻學、針灸推拿學;國家重點學科數居全國中醫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有38個中管局重點學科,6個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高校一流學科),5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有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7個中管局重點研究室,2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在2009年的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醫學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二;大學擁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數居全國中醫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
上海中醫藥大學堅持“不重其全,重其優;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實”的辦學理念,堅持“研究教學型、特色型、外向型”的辦學定位,是一所專業特色鮮明、全國一流、世界聞名的中醫藥高等學府。
上海中醫藥大學位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
歷經百余年的春華秋實和六十載的風雨征程,醫學院秉持“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院訓及“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學院精神,始終以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真知、踐醫學之神圣為己任,與時代同呼吸、與社會共命運,在醫療衛生事業的壯美畫卷中留下了諸多濃墨重彩的筆觸,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醫學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享有較高國際聲譽,優勢特色明顯,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成績卓著,集醫、教、研以及社會服務全面發展的研究型院校。
醫學院堅決貫徹“人才強院”的主戰略,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師云集、人才薈萃。現有教職醫務員工22707名,專任教師634名,在職高級職稱2433人,博導545名,碩導990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牙醫學院院士1人,中組部“千人計劃”10人,“青年千人”6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6人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2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團隊5個,上海市教學名師8人。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2010年,我院王振義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醫學院現擁有重慶南路、閔行、南匯三個校區,包含23個學院(系),14所附屬醫院,1所衛生學校。覆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臨床醫學八年制(授予博士學位)、口腔醫學七年制(授予碩士學位)和6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營養學),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為國家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八年制(法文班)與(4+4碩博班)、臨床醫學五年制兒科學方向與臨床醫學五年制英語班是學院的特色班級。目前在校學生6828名,其中本科及長學制學生2723名,研究生3842名,留學生263名。2010年起,醫學院深度參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2013年,在11家培訓醫院86個專科基地共招錄專科醫師397名,占上海市招錄總數的52%。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中國上海重慶南路227號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5: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是2010年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上海市教委直屬并與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建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原名上海職工醫學院,創建于1950年,2001年經上海市教委同意,列為普高校高職招生學校,成為上海衛生行業培養高職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多年來,學院秉承“立德健行,仁術康民”的校訓,為上海乃至全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素質衛生技術人才,得到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被譽為“促進健康的使者、白衣天使的搖籃”。學院自1999年以來,已連續7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學院設徐匯和崇明(籌建中)兩個校區,占地200余畝。徐匯校區位于市區西南隅,毗鄰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中學等,交通便捷,人文氣息濃厚。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著重培養適應上海經濟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的、在第一線從事健康促進、預防保健、護理等醫學相關類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連續多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保持100%,學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9%左右。
學院不斷創新高職院校辦學體制,與百余所醫療衛生機構和企業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組建專業教學團隊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訓實習基地及就業崗位。目前,與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學院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與日本川崎醫療短期大學有著長期友好的校際合作關系。學院每年選送優秀畢業生和青年教師赴日本留學和進修,互派代表團開展合作交流。
學院現設有文理教學部、醫學基礎部、護理系、醫療系、公共衛生系、生物醫藥系,現開設護理、助產、醫學影像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醫學營養、藥學、中藥、康復治療技術、衛生信息管理、醫學檢驗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醫院設施工程技術與管理)11個專業,其中,護理、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助產5個專業2011年被列為上海市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建設(085工程)。護理專業為“專升本”聯合定向培養項目,康復治療技術、護理、生物技術及應用和藥學4個專業為中高職貫通培養試點。在專任教師中,30.5%擁有高級職稱,56%為研究生以上學歷,“雙師型”或“雙師素質型”專業教師達78%,兼職教師占專業教師30%;有上海市高職高專教學名師2名、市級高校教學團隊2個。
徐匯校區建有現代護理實訓中心、醫學生物技術開放實訓中心、醫學影像技術實訓中心、康復技術實訓室等,藥學專業與通過GMP認證的校辦藥廠共同建設廠校一體化實訓中心。擁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設施齊全的運動場、籃球場、室內體操房和學生活動中心。
為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院除執行國家助學獎勵政策之外,還設立具有特色的獎學金項目,如日本川崎獎學金、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生育才獎”、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獎等。此外,學院建有完善的學生資助體系,對經濟困難學生實行特困補助和助學金制度,并設立愛心基金等。學院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體育運動會,大力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為學生的潛能發揮、鍛煉成長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同時,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建立了志愿者服務總隊,擁有12支分隊,注冊會員千余名。2012年3月我院“健康天使志愿者服務隊”榮獲上海市衛生系統衛生文化品牌優勝項目。
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徐匯區梅隴路21號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6:上海市醫藥學校
學校創建于1979年,占地43畝,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教職工216人,在校生近7900人。學校以"以學生發展為本"為辦學宗旨,以"把握時代脈搏,體現行業特征,面向市場需求,發展特色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國際化、本土化、數字化"為辦學方向,為每位學生提供寬廣的發展空間,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型技能人才。
學校以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學分制為抓手,以藝術教育為特色,以"訂單式"培養為手段,以"雙證融通"的勞動就業準入制為標準,以"滿足學生、家長和用工單位的需求"為目標,努力實現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無縫對接,使學生當年一次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和學生專業對口率保持在95%以上,并提前一年被用工單位"預訂一空"。同時,也有一些優秀畢業生報考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一流名校。
擁有專任理論教師143人(高級職稱49人,占34%;碩士學歷31人,占9%);實踐指導教師15人(中、高級職稱達80%)。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47人,占64.38%。校內實施名師工程,學科帶頭人8人。
學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生物技術制藥、中藥、藥物制劑、藥物分析、電子商務、等全覆蓋上海醫藥行業需求的12個專業。生物技術制藥作為學校長期發展的強項專業是上海市重點專業。與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合作的"醫藥商品經營"和與澳大利亞博士山學院合作的"現代物流(醫藥專門化)"成為學生踴躍報名的熱門專業。
上海市醫藥學校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沈家弄路700號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7: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
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由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和上海市衛生學校合并組建而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被譽為“促進健康的使者、白衣天使的搖籃”。
學校主校區位于徐匯區梅隴路21號,另有崇明分校、金山分校兩所分校。按照“科學定位、共建共享、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的辦學思路,為學生打造中本、中高職貫通式一體化教育“立交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著力培養適應基層醫療工作需要的“技能型、發展型、國際化”衛生人才。
學校建有兩個市級開放實訓中心,與多家二、三級綜合性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實訓平臺。學校擁有超星圖書館、醫學基礎素材庫、專業仿真軟件等成熟數字資源,實現了“無線校園”和“數字資源共享平臺”,保障了學生綠色、開放、共享的成長成才環境。
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位于:上海市徐匯區梅隴路21號
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8:海軍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地處上海,創建于1949年,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1年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2015年由原總后勤部轉隸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2017年轉隸海軍,組建海軍軍醫大學,對外可稱第二軍醫大學。
學校是一所培養衛生事業專門人才的全國重點醫科大學。近70年來,學校始終秉承“求實、創新、嚴謹、獻身”的校訓,逐步形成了以“博雅、仁愛、篤行”為精神內核的“紅十字方隊文化”,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學校建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先后參加了抗美援朝、援柬援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等重大軍事任務,出色完成了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抗擊埃博拉、亞丁灣護航、極地科考、和諧使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建校以來,涌現出“模范醫學專家”吳孟超、“模范軍醫”呂士才、“模范女醫務工作者”李蘭丁、“甘為人梯的一代名師”孔憲濤、“時代需要的真正科學家”陳宜張、“紅十字方隊”醫療服務博士團、“南京路上愛民天使”長征醫院血透中心等一大批時代典型,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學校綜合實力全軍領跑。學校現為國家“雙一流”重點學科建設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36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我校設有全國唯一的中醫學八年制專業,現有的海軍醫學系、衛生勤務學系、中醫系、麻醉系均為全軍唯一的專業系。學校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數2個,二、三級國家重點學科數26個;現有碩士學位授權點9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3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學校始終處于全軍院校和全國醫科院校第一方陣,在2019年最新世界大學排名(ESI)中,有7個學科入選全球前1%,位居全軍院校第一。
名師大家精英云集。建校以來,學校共為軍隊輸送了12萬余名合格醫學人才,培養了全軍85%以上的海軍衛生干部、80%的衛勤管理干部、85%的軍事藥學人才。以吳孟超院士為代表的7名院士數,領跑全國醫科院校(綜合性大學除外)。學校擁有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9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2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6名,7人入選何梁何利獎,10人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此外還有一大批高端人才入選國家、軍隊和省部級各類人才獎勵計劃,人才數質量位居全國醫科院校前列,為學校教育事業領航導向。
海軍軍醫大學位于:上海市楊浦區翔殷路800號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邦博爾小編整理的上海公辦衛生學校排名榜(2025最新)數據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衛校招生>衛校問答>上海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5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