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治醫學院護理專業介紹是很多同學想要了解的,那么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具體內容吧,希望給同學們一些參考幫助。
護理專業培養從事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對外交流能力的護理師。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比較系統地掌握護理學及相關的醫學和人文社會學知識,具有基本的臨床護理和社區護理能力、初步的教學、管理及科研能力,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跨文化素質,能在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質、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能從事護理、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醫護工作者。
主要課程
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軍事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經濟學概論、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近現代史、形勢與政策、體育、大學英語、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病原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護理學基礎、護理倫理學、護理心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倫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倫理學等課程。
招生要求
⑴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800度的。
⑵一眼失明另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于400度的。
⑶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
⑷斜視、嗅覺遲鈍、口吃不宜就讀醫學類專業。
錄取規則:
1.學校按照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體育類分類錄取考生。
2.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一般為110%,具體調檔比例將根據生源情況由學校招生辦與相應省級招生管理部門在110%以內協商確定。
3.學校承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管理部門確定的高考政策加分。
4.學校按投檔分數為考生安排專業,采用分數優先的原則,專業之間不設級差。在投檔分數相同時,按照專業志愿順序為考生安排專業。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專業志愿清錄取規則。考生所有專業志愿均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調劑到未錄取滿額的其他專業;不服從(或未填寫服從)專業調劑的,作退檔處理。
5.我校不限制考生應試外語語種,但考生進校后外語教學語種為英語。
培養目標
01.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和搶救配合能力。
02.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03.具有運用衛生保健知識,進行基本健康指導的能力。
04.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倫理意識、法律意識、醫療安全意識,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有健康的體魄。
05.具有良好的醫療服務文化品質、心理調節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06.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
07.具有初步獲取專業領域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
08.掌握對各系統疾病病人實施健康評估的方法,并能選擇恰當的護理措施。
09.熟練掌握基本護理技能和專科護理技能,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病人實施護理。
就業方向
護理專業貫徹執行國家教育、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質、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護理、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畢業生可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及護理科研等領域工作。還可以攻讀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提高學歷層次。畢業生主要面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社區醫院、保健門診等。從事護理和保健服務等工作。
護理專業小知識
宜食物品-凡尿血之人,宜選食下列食品。
荷葉
能清暑利濕、升發清陽之氣、止血,適宜多種出血患者食用,尤其適宜夏季尿血實證者煎水代茶飲。《本草綱目》中記載:荷葉“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后惡血、損傷敗血。”據《本草從新》經驗:荷葉“升散消耗,虛者禁之。”故以實證尿血者為宜。
白茅根
性寒,味甘,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作用,實證尿血之人食之最宜。早在《圣惠方》中即有記載:“治
小便出血:茅根1把,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生地
性寒,有涼血止血作用,適宜實證尿血、血色鮮紅、尿時感覺尿道灼熱者食用。正如《本草正義》所
#p#分頁標題#e#
言:“生地黃大寒,……如大吐大衄之屬于氣火有余者,是宜以大寒直折其逆上之勢,而下血溺血之實證火證,亦同此例。”凡急性血熱所致尿血者,以生地黃搗汁飲最宜。
馬齒菜
又名安樂菜、酸米菜,江蘇的蘇北地區常于冬季做菜包餡食用。馬齒菜有清熱、通淋作用,故實證尿血者宜食用。《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小便尿血: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約60克),以米湯和服,1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