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學院簡介
廣東醫學院也即廣東醫科大學,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并在東莞設立校區,是一所以醫學為主要辦學特色的涵蓋醫、理、管理、法、工、文、經濟學等7個學科門類的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廣東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為五年制醫學本科院校并更名為湛江醫學院;1992年湛江醫學院易名為廣東醫學院;2016年3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同意廣東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校園總面積近1900畝,由湛江校區和東莞校區兩部分組成;開設有15個學院(部),開辦普通本科專業25個;有教職工近1900人,其中專任教師1348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廣東醫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設有研究生學院、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醫學檢驗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等15個學院(部),開辦23個普通本科專業。
廣東醫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教職工1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396人,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489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人,全國模范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高校優秀輔導員等10人,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4人、“揚帆計劃”16人、南粵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14人、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和名中醫5人、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1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
廣東醫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有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5個臨床專科)和藥物臨床試驗機構(9個臨床專科);有9所校外臨床醫學院,80所臨床教學醫院。2010年,廣東醫科大學周克元、雷光和、鐘遂平、陳小嫦、陳小毅等教師主導的《醫學基礎課重點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項目和吳建玲、譚健烽、李鶴展、禹玉蘭、胡連新等教師主持的《大學生正性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獲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學校楊勁松、羅永勝、何靜秋、陳松云、高瑋等教師主導的《英語零度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項目獲第七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
廣東醫學院交流合作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先后與美國哈佛大學、伊利諾大學、加拿大湯姆遜河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德國萊布尼茨分子藥理研究所、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日本大阪滋慶教育學園、日本NPO法人國際看護師育英會、香港中文大學、澳門鏡湖醫院、臺北醫學大學、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2010年學校開始招收港澳臺學生。[2]